Site logo

海洋公民科學家的第 1 堂課-如何拍出水下生物辨識照

海編說:近年來隨著海洋公民科學家的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很多潮間帶觀察者、水下攝影師紛紛透過不同的平台來分享自己拍攝的生物。雖然照片是相對容易進入海洋公民科學家的方式之一,但長期以來,水下攝影追求的高藝術性,卻有可能造成拍攝照片缺乏判定生物的關鍵特徵而缺少科研能量,甚為可惜。我們推動海洋公民科學計畫的這幾年,常常遇到以下情況而令人莞爾。這篇文章,就是希望每一位水下攝影師或生態觀察者,可以有一些特定生物的參考拍攝方式,來協助紀錄下更具備生物辨識特徵的照片。

海洋公民科學家,應該要有的 3 個生物辨識基本觀念:

教練,我剛剛看到一隻藍色的魚,那是什麼魚啊?

以上的問句是我們在海邊常常聽到的民眾詢問,但我們在學習辨識海洋生物時,應該具備以下幾個觀念:

生物辨識 1 : 顏色

視覺是人類觀察事物最主要的感官,其中顏色又是最強烈的訊息,因此,在進行生態觀察的時後我們很常以顏色做為描述或評斷的依據。像是「螢光藍色的魚」、「紅花斑的海蛞蝓」、「白底黑點的鰻魚」等敘述,然而色彩有時也會帶來許多困擾,特別是在觀察海洋生物時。

首先,因為海水會吸收光線,因此在海中所看到的顏色往往不是生物的實際顏色,因此我們必須要借助閃光燈或攝影燈,才能還原生物的本色。透過燈光的還原,我們能看見珊瑚礁生物們具有繽紛的體色,如海蛞蝓、蝦蟹還有各種熱帶魚,我們便可從他們的顏色來推敲可能的物種。然而,有些棲息在珊瑚礁以外物種,如大洋的沙丁魚或紅甘鰺、或者沙底的狗母魚或比目魚,可能就沒有明顯鮮豔的體色了。

另外,許多海洋生物擅長改變體色,以用來進行溝通、偽裝、求偶等行為。特別是擅長變色的章魚、石狗公、比目魚們,以上狀況,我們就無法只靠顏色來辨認他們了

生物辨識 2 : 型態

當顏色無法辨認生物時,我們會開始注意到一些外型上的特徵。生物的外型描述是我們認識生物特徵的入門課題,與其比手畫腳,,不如用詳細的型態來形容生物的外表,以下是我們常用來形容魚類的方式:

  • 「長條」形容鰻魚、海參
  • 「圓胖」形容河豚、寶螺
  • 「扁平」形容魟魚、比目魚

因此,以拍攝而言,最好把生物的外型全貌拍攝清楚,若能側面、俯瞰、正面等角度皆能拍攝當然更好。

當面臨一些難以從外觀辨認的生物,我們則要更進一步從更細微的線索來推敲,像是透過一些不會變動的身體構造,如甲殼類的外殼、軟體動物的外套膜、魚類身上的鱗片和棘刺等等。另外,型態的「大小」也是很重要的。同樣都是裸胸鯙,有可長達2公尺的黃邊鰭和魔斑裸胸鯙;但也有只十幾公分大小的鰭尾鯙。

生物辨識3 : 行為&背景環境

最後有幾個小線索能夠幫助我們更佳釐清生物種類,譬如你是在水深幾米處看到?那邊是沙底還是珊瑚礁地形?他是一隻出現還是整群出現呢?

從上面說明可以大概了解,如果你下次想問教練剛剛看到是哪種生物,應該可以改變提問的方式:

教練:我剛剛在水深 5 米處的珊瑚礁底部,看見體長 5 公分左右,卵圓形且螢光藍色魚成群出現,那是什麼魚啊?

相信大家看到以上的敘述,已經可以快速猜出這個生物『有可能』淺水域常見的魚類霓虹雀鯛 Pomacentrus coelestis。為何會說是『有可能』呢?因為這時候我們大概可以猜得出來生物科,甚至是屬名,但如果要細分到種,就需要仰賴更多的資訊來判定!

海洋博物誌-霓紅雀鯛
即使可能是霓虹雀鯛但他的顏色也是會隨著環境改變喔 海洋博物誌-北台灣篇 P:705

成為海洋公民科學家的進階班,來挑戰常見生物種的判定吧!

看完上面的分享,恭喜你已經完成生物辨識初級班了,準備好跟我們一起進入生物辨識進階班了嗎?有些海洋生物會依據不同環境來改變自身的顏色甚至是樣貌,有時後身體上藻類或雜質的附著,也會造成我們判定上的困難。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從生物的硬骨骼來下手,而這些地方便是不會隨著環境而改變的重要辨識特徵。

生物種 1 : 一般魚類

因為魚類種類非常豐富,不同的魚類辨識特徵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我們先分享一般魚類的辨識準則。魚類的辨識特徵主要為側面的背鰭、體側的顏色、斑點,所以你會發現海洋博物誌上的魚類手繪稿都是以大側面為主,這樣我們才可以輕易地進行辨識。

這邊我們以東北角常見的兩種鲹科魚類來做範例,分別是下圖左邊的杜氏鰤與常常與之混淆的下方右側長鰭鰤。我們可以從體側的第二背鰭與尾鰭的特徵點來辨識不同,兩者第二背鰭有圓鈍與鐮刀狀的差異,而杜氏鰤尾鰭下葉為白色,長鰭鰤則不為白色。所以一張合格的一般魚類辨識照片要拍到大側面!

生物種 2 : 海馬

海下的明星生物之一,當屬海馬了!除了迷你到不行的豆丁海馬之外,一般人比較常見的就是體態較大的xx海馬。每次目擊馬海之後,潛水員們都會篤定的說:『我看到黃海馬!』、『黃色海馬一定是xx海馬!』。但不幸海馬就是一種會隨著環境變化顏色的生物種類,因此外觀顏色完全無法成為海馬的判定標準。

海馬比較簡單的判定標準為尾部的尾輪數,下圖左邊是克氏海馬的尾輪是40~41。下圖右邊是庫達海馬尾輪數34~38節。如果無法清楚拍攝到尾輪的話,也可以觀察一下體側體節的凸出程度,克氏海馬體節通常比較有稜有角,而庫達海馬體節則通常較為平滑。所以一張合格的海馬辨識照片要拍到尾輪或側面體節凸出程度!

生物種 3 :鮋科魚類(俗稱石頭魚)

鮋科魚類常常置底靜候獵物經過,潛水員要拍攝相對簡單。但如果拍攝鮋科魚類的大側面卻不太能夠鑑定出物種,因為他們的體色變化多端,身上模擬藻類的皮瓣也會有千變萬化的變異。要鑑定的話,我們就需要拉近鏡頭,看到他們臉部上有許多由骨骼衍生的棘刺,而這些與生俱來的特徵不容易改變,因此也成為他們辨認的重要依據。因此如果想要認識他們,最好拍到頭部側面和俯瞰的近照,才能做出較正確的判斷。所以一張合格的鮋科(石頭魚)便是照片要拍到臉部特寫。

生物種4 : 狗母魚

狗母魚應該算是魚類中比較難辨識的物種,不同種類之間的特徵不夠明顯。唯一可以辨識竟然是他們鼻子處的鼻瓣,因為身為掠食物種的他們,平常安靜的趴伏在礁石底層,透過特化出的鼻瓣來擴大接收海水中的氣味,感知獵物或掠食者的位置!不同種類的狗母魚也演變出不同的鼻瓣。所以一張合格的狗母魚辨識照片是要拍到鼻子處的鼻瓣。

海洋博物誌 狗母魚
河齒魚科的狗母魚非常難以辨識,上圖為紅花狗母。海洋博物誌-北台灣篇 P:461

生物種 5 :躄魚(娃娃魚)

躄魚也是水下非常厲害的變色高手,不只成年與幼時體色不同,隨時跟著環境變色也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因此從體色很難去直接判定種類。要辨識躄魚『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他們的釣竿。不同的躄魚因掠食習性不同,進而特化出不同的假餌型態,有的擬態像水中游動的蝦子吸引魚類靠近,有的擬態成漂浮在水中的蠕蟲,時不時著抖動假餌模擬蠕蟲來迷惑獵物靠近到他的攻擊距離中。

雖然說假餌是『最簡單』的辨識方式,但可惜的是他們的假餌卻不常施展出來,這時也可以仔細觀察他們的第二和第三背棘,有些如雞腿般膨大,有些薄如紙片,更有些只像細瘦的枯枝。因此,想要了解躄魚最好把他們的臉拍清楚,如果能拍到他們的釣竿,那就更棒了!所以一張合格的躄魚(娃娃魚)辨識照片是要拍到假餌、背鰭第二第三棘。

海洋博物誌 娃娃魚 花斑躄魚
花斑躄魚是明星生物,但卻常常與其他種類搞混。海洋博物誌-北台灣篇 P:471

生物種 6 : 螺貝殼

螺貝類在海洋生態系中也扮演一個重要的特色,但一般人拍攝大多只有拍攝他的俯視角照片,也因此常常無法鑑定種類。因為許多螺貝類外殼上常會附著很多海藻或雜質,作為他們融入背景的手段,因此幾乎無法從外觀看出他的紋路與形狀。

螺貝類最好的辨識方式,應該把他翻過來拍攝殼口。由於殼口是他們外套膜和腹足每天都要進進出出的場所,因此通常會保持平滑與乾淨,便成為螺貝類最好的辨識特徵。但這邊也要特別提醒一下,某些螺貝類如芋螺具有劇毒,在翻身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此外,當你拍攝完畢後,也一定要將他們翻回並放回原本的地方,減少對海洋生物的打擾。所以一張合格的螺貝類辨識照片是要拍到底部的殼口。

螺貝殼,海洋博物誌-北台灣篇 P:184
貝殼類照片要拍攝到殼口才可以方便辨識。海洋博物誌-北台灣篇 P:184

生物種 7 : 海蛞蝓

仰賴大家對於微距攝影的愛好,海蛞蝓的照片在海洋資料庫中相對其他生物種類來得多元,雖然海蛞蝓尚有很多物種未被命名,但只要可以拍到他們鰓與觸角,便可以進行物種的判定。所以一張合格的海蛞蝓辨識照片是要拍到觸角與鰓。

海洋博物誌 太平洋角鞘海蛞蝓 皮卡丘
俗稱皮卡丘的太平洋角鞘海蛞蝓。海洋博物誌 P:225

衍伸閱讀:

我想說一點什麼

  • 尚未有分享內容
  • 分享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