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攝影大概可分為廣角、微距、黑水、人像等範疇,一般來說大家最先會接觸的無非就是微距拍攝,一來是因為被攝影物比較單純(譬如海蛞蝓移動的比較慢,笑),二來是因為所需的燈具較單純,不像廣角需要仰賴多盞閃燈與廣角鏡頭的加持,對於水攝新手便是一個較低的進入門檻。 加上Olympus 推出的Tg-5更是造福眾多的潛水員,可以用相對實惠的預算嘗試拍攝微距照片。
但開始拍攝之後便會發現,如何拍出一張有【質感】的照片,除了需要熟悉生物特性之外,善用燈具的加持便是一門學問。微距比較常見拍攝手法是以黑背景為主,就是透過打光的特性來營造主體明亮、背景黑背的特色,藉此凸顯主體特色。傳統拍攝黑背會使用閃燈搭配LSD套件來完成,但燈具價格較高昂且體積大,雖然成像效果不錯但還是會讓新手卻步。海編這次要來分享Bubblescuba BB-S1 持續光源拍攝微距黑背照片的心得。
Bubblescuba BB-S1 的外型相當輕巧
首先我們先來分享Bubblescuba BB-S1 的外型,這隻手電筒相當輕巧,使用一顆18650電池,只有一顆按鈕控制開關,長按則是可以控制燈光的明亮度,操作起來相當簡單!再來跟我們一般常見的手電筒比較大小吧!
由左到右為澳瞳的V10S、S10、Bubblescuba BB-S1
Bubblescuba BB-S1有提供一個聚光套件,可以更把光線凝聚在一的點上,聽說原廠在近期推出進化版BB-S1 PRO,會透過聚光鏡把光線更有效率地集中,所產生的光斑是目前市面上最銳利的光斑,並且有EV16的光源等級,如同快門1/100,光圈可以用f16-f18,適合拍攝出更銳利的微距作品!
Bubblescuba BB-S1 與聚光套件
裝上套件之後的樣子
再來我們來看看聚光套件的效果,下方照片Bubblescuba BB-S1 約距離桌面10公分,桌上擺了一隻約莫2公分大小的柴犬公仔當對照。大家可以看一下裝上聚光套件之後,更可以把光束集中在一個點上(水下周圍光暈會更減少,因次會更加集中)。
正常照射,距離桌面10公分
裝上聚光套件後,距離桌面10公分
再來我們來看看Bubblescuba BB-S1 PRO非常棒的光斑表現,看來錢包裡的小朋友又要離家出走了!
Bubblescuba BB-S1 Pro極致的光斑表現
看完外型分享後,我們來看看Bubblescuba BB-S1 是多方便讓你拍出黑背照片吧。剛剛上面有提到按鈕長按可以控制亮度,先用以下兩張來比較最亮與最不亮的差異。以下照片海編是用Olympus OM-D E-M5 Mark II 搭配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50mm f3.5–6.3 EZ 微距模式。
亮度最亮
亮度最低
其實要利用Bubblescuba BB-S1拍攝出黑背相當簡單,海編拍攝的參數設定如下:
- iso:200
- EV:-0.7~-2.0
- EPS:點對焦
- 光圈:f 8
因為Bubblescuba BB-S1 體積小,可以透過不同角度的燈未來營造出不同的氛圍,但只要黑背質感就贏一半了,哈哈!
Bubblescuba BB-S1 放在被攝物正上方,以頂光方式拍攝
以側面燈位打光,營造出左亮右暗的層次感
看完海編超不專業的岸上拍攝之後,現在就輪到專業組表演了,以下照片由Joe的學生第一次以Tg-5搭配Bubblescuba BB-S1拍攝,第一次就有這樣的表現真的是嚇死寶寶了!Joe更獨家提供建議拍攝參數,希望大家都可以快速拍出美麗的照片。
Tg5 拍攝 微距模式
- EPS 調整-點對焦
- Iso200
- Zoom in 4.0
- EV -0.7~-2.0
Tg-5 A 模式
- 加上AOI UCL-900/UCL-06 Marco Len
- EPS 調整-點對焦
- Iso200
- Zoom in 4.0
- f6.3-f18
- EV -0.7~-2.0
Tg-5搭配Bubblescuba BB-S1
Tg-5搭配Bubblescuba BB-S1
Tg-5搭配Bubblescuba BB-S1
以下照片為Joe使用Olympus OM-D E-M1 Mark II 搭配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60mm F2.8 Macro鏡頭與加上AOI UCL-09(+12.5 Close-up Lens)所拍攝出的超美照片!
E-M1 Mark II建議參數:
- 光圈16-20
- 快門1/80-1/200
- iso low
EM-1搭配Bubblescuba BB-S1
EM-1搭配Bubblescuba BB-S1
EM-1搭配Bubblescuba BB-S1
EM-1搭配Bubblescuba BB-S1
EM-1搭配Bubblescuba BB-S1
衍伸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