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的未來由你作主!海人必玩桌遊

進階探索

技術潛水領導品牌-UTD

utd

幾次潛進台灣舉辦多次海洋倡議活動,包含望海巷灣潛水地圖募資計畫、CrowdBidding群眾競資計畫等,UTD(Unified Team Diving)都秉持著回饋海洋的精神支持我們,在合作中我們也與UTD有更升一層的交流。但相信大家應該跟我們一樣對於技術潛水領域尚且陌生,促使我們想藉由短訪的形式,來讓大家揭開這一個在全球快速發展的技術潛水系統神秘面紗!很感謝UTD亞太區的總代理Max哥接受我們的短訪,再訪談之前,我們先用短短的篇幅帶大家了解UTD是什麼吧!

UTD簡介:

UTD,是Unified Team Diving的縮寫,從字面意思上可以清楚理解,他們訴求統一的裝備,確保可以應付技術潛水等各種臨時的突發狀況。另外一層意思,強力遵循Buddy的團隊意識,希望在潛水活動中,每一位潛伴都可以照顧另外一位潛伴的突發狀況。總部設定在美國聖地牙哥,全球大概有9,000UTD Diver,以洞穴潜水和沉船潜水的極限運動文明。短短成立八年以來,已經快速的在全球不同國家推行。

UTD除了是一套教學體系之外,更是一個技術潛水裝備的設計者,其所推崇的側掛系統(Side-mount)更是直接以技術潛水的各種需求進行設計,包含在洞穴潛水時BCD設計對充排氣閥的包覆與表層的防刮,更可透過BCD內部的格柵來鎖住氣體,以達到使用不同氣瓶數的最佳平衡狀態。

utd

短訪內容:

Spark(以下簡稱S):可以跟我們分享UTD更多的創辦故事嗎?

Max哥(以下簡稱M):UTD由兩個創辦人創立,分別為Andrew Georgitsis與Jeff Seckendorf,光這兩位創辦人的資歷就很特殊。Andrew Georgitsis本身是南非奧運水球選手,後移居美國後對大部分的技術潛水體系都有涉略。Jeff Seckendorf則是一位60幾歲的三鐵健將,兩人更同時都是小型飛機的教練,在創立UTD時更把專業運動員的訓練概念與飛行員的飛航安全的訓練理論融入UTD潛水課程中,更把技術潛水的基本概念帶到休閒潛水。

S:UTD以技術潛水著稱,那在訓練上有哪些堅持呢?

M:這樣從UTD的理念基礎開始說起,UTD的核心概念可分成裝備面與個人技巧面。裝備面遵循Doing It Right(DIR) 的技術潛水理念,譬如團隊的所有裝備是統一的,在突發狀況時毋須使用不熟悉的裝備排除困難。再者一般休閒潛水備二永遠是次級品,但在DIR的理論中,潛伴有問題時,所使用的備用氣源應該與主二是相同等級的。其實在DIR中有很多理論與休閒潛水不盡相同,因此在個人技巧面,我們提倡第一天就做對的事(Low of Primacy,中文不好翻譯),簡單來講,就是融入奧運選手訓練的理論,強調肌肉記憶,譬如在一開始學潛水就教學員控制呼吸來保持中性浮力不得,養成習慣後,以後便不會有在水底當農耕隊的問題了(笑)。相反的一開始學潛水就跪在地上,肌肉記憶已經形成,以後得花雙倍力量教學員飄回來。

Doing It Right(DIR)維基百科介紹

S:但一般初學者就算學完OW還是中性浮力欠佳,你們是怎麼做到第一天就讓學員達到中性浮力?

M:我們來看一段簡單的影片即可了解。

UTD研發一款名叫ZUBA的水面供氣裝置,在上課第一天我們不像一般休閒潛水課程,要學員穿戴重裝下泳池,當一開始無法適應無重力狀態,加上蛙鞋亂踢、重裝過重的外部因素,教練請學員帶10公斤下水也時有所聞。但我們卻用幾個簡單步驟告知學員如何調整中性浮力。

  1. 培養親水性:全身脫光光跳下水(當然要穿泳衣啦),此時也不帶面鏡喔,讓學員熟悉水下無面鏡的狀況
  2. 掌握中性浮力:使用ZUBA的水面供氣裝置呼吸,逐漸熟悉中性浮力的感覺,並用呼吸控制高低
  3. 增加裝備:陸續加上面鏡、防寒衣、重裝、蛙鞋等,計算每件裝備的正負浮力來給予配種(因為UTD是統一裝備,所以可以輕易計算裝備的正負浮力)

在一個3小時的泳池課程中,我們便可以培養新人學會無面鏡游泳、頂尖中性浮力等專業技巧,是不是很神奇。

S:那如果其他系統的潛水員想加入UTD的行列是否需要重新上課呢?

M:我們有提供其他系統加入UTD改造課程ESM,並不是其他系統觀念錯誤,而是UTD貫徹標準統一化精神,讓新朋友能知道團隊內潛水員的統一化的觀念與裝備,讓大家調整在同一個平台上。

utd

S:可否再分享一個UTD與其系統或理論不同的地方。

M:你知道為何上升速度不得超過18m/分鐘嗎?如果你問其他教練可能都無法獲得答案,其實這並非來自理論而是一個烏龍,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水下作業大隊需要穿戴非常重的裝備下海,並仰賴絞盤將他抬出水面,當時絞盤的上升速度便是18m/秒,所以就默默的被奉為圭臬。

UTD有一套 Min deco 減壓理論,簡單來說如果你在水下30米完成潛水,依照一般的電腦表指示都是回到水面下3米進行安全停留,然而我們卻是希望學員在15米停留1分鐘,再上升至12米停留一分鐘,再上升至9米停留一分鐘,依序回到水面。我們曾經在歐洲針對兩種減壓理論進行驗證,並於潛水後實際抽血檢測血液中的微小泡泡量,結果使用我們減壓理論的潛水員血液中的寂靜泡泡遠低於前者。在潛水員進行多次或大深度潛水後,遵循UTD的減壓理論可以直接上飛機,但其他系統確會有18~24小時的停飛時間。

此外,UTD預想每一位學員未來都會進入技術潛水領域,因此在氣體計畫上會更加嚴謹,一般休閒潛水活動可能告知導潛殘壓50要回頭。但是在Diving buddy的概念下,備用的氣量應該是在緊急情況下,氣源足以安全帶回兩位潛水員完成減壓並回到水面上,所以在氣源的計算上會更加嚴謹。

S:因為您是亞太區的總代理,您覺得台灣在發展潛水運動上是否有需要注意的。

M:其實台灣四面環海,與其他國家比較我們要下海太容易,導致潛水員不會花更多經費與精神去看待潛水這門專業領域。再者,現在取得教練資格過於容易,在內需市場不夠得情況下,潛店與流浪教練削價競爭情況嚴重,教學品質便無法向上提升。很怕台灣會步上海南島三亞的後塵。三亞因為教練供過於求,教練削價競爭只求可以獲得學員,譬如體驗潛水活動我們都戲稱為『涮羊肉』,教練左右手各抓兩個學員氣瓶,下海五分鐘後結束,但這些人有真正體驗到潛水的樂趣嗎?未來這些人會真的來學潛水嗎?

S:未來UTD在台灣是否會有更特別的推廣方式呢?。

M:潛水真的是很好玩的活動,除了看魚也可有一些不一樣趣味競賽,我們希望未來可以在台灣舉辦水中推進器的表演賽,譬如水下擺放多個圓圈以及障礙,參賽者必須持推進器依序穿越或做出特殊動作,希望可以把潛水活動提升到運動層次。以下分享我們共同創辦人Jeff Seckendorf表演用腳夾著推進去與海豚共游的影片。

感謝大家撥空閱讀這一篇UTD的介紹,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人加入UTD來完成晉身技術潛水者的夢想。我們未來將會訪談更多各領域的專家,讓我一起親近海洋喔!

About author

潛進台灣、BlueTrend 創辦人 2020 海洋鏡頭 影片競賽 第1名 2019 基隆潮境海灣節 海底影像紀錄片徵選比賽 首獎 2019 海洋鏡頭 影片競賽 第2名 2019 渣打銀行FinTech 創意影片挑戰賽 創意獎 2名 望海巷灣、小琉球潛水地圖計畫 發起人 潛進台灣:島民們,讓我們重返海洋吧!關於潛水、攝影、淨灘…16個愛上海洋的方式 作者 Crowdbidding自己的海洋自己競價 發起人 追求一個理想『讓人民重新認識海、進而愛上海』
Related posts
這是啥裝備

【這是啥裝備】黑鰭鯊水下推進器大解密1 BLACKTIP DPV Unboxing

進階探索

高氧證照是必備還是教練筐錢的話術?SDI 電腦錶高氧 / TDI 高氧 / TDI進階高氧課的差別?

菲律賓Philippines潛水旅遊

時下最流行的廢墟感,帶你去科隆島鑽沈船與儒艮約會

進階探索

UTD技術潛水大解密!你準備好加入技潛的行列了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