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滅絕了,大概會是昆蟲和蝸牛主宰地球。
動物界裡所屬物種最多的是節肢動物們,第二多的則是軟體動物門
而貝殼,多半指的就是「軟體動物的外骨骼」
生活在臺灣的我們,有幸能夠藉由這些貝殼開始認識海洋。
–
說到「貝殼」會讓你第一個聯想的辭彙是什麼呢?
寄居蟹?燒酒螺?海浪?沙灘?外婆的澎湖灣?
生活在海島的我們,或多或少都有見過海灘上的形形色色貝殼,
而我們最常在海邊看到的貝殼基本上可以簡單理解為:
「海蝸牛的死亡後,尚未被分解的骨骼。」怎麼樣?很好理解吧!
(貝殼絕對不是從寄居蟹背上長出來的喔!)
同時我們大致上可以把貝殼分四類:
我們這個系列文章主要討論的是「海貝」,就讓我們一起認識這些美麗的生物吧!
–
※簡易分類法:多板綱「石鱉」、掘足綱「象牙貝」、頭足綱「鸚鵡螺、章魚」
–
感覺對海洋貝殼有那麼一點認識了吧!
為了讓大家更快的開始進行濱海貝殼鑑定,
我們需要把分類範圍再縮小,
之後的文章將會優先集中在單殼貝「腹足綱」的範圍做介紹。
Q:如何分辨出是否腹足綱?
A:排除雙殼貝(雙殼綱)、石鱉、象牙貝、鸚鵡螺,九成以上的貝殼都屬於腹足綱。
–
在「腹足綱」的分支下,我們先跳過亞綱、目、總科這三個比較複雜的分類層級,
之後的介紹會著重在「科(Family)」的級別開始做分類,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層級,
也相當建議大家在鑑定貝殼時,以「確認科別(Family)為鑑定的第一步」
許多圖鑑開始都會以某某科…產地…特色……開始介紹,
以至於新入門者,一進門就開始迷茫,然後陷入「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做什麼?」的循環,
筆者希望以更加簡易、直觀的方式,協助大家開始學習鑑定。
在開始之前,請讀者首先認識以下五種常見貝殼,我們將以這五種貝殼的特徵做發散,逐步介紹更多不同的科別:
鮑螺俗稱鮑魚,其中九孔鮑螺 為台灣常見的食用品種。
–
鐘螺很常見,常常會被加工磨光,至顯現出底層的銀色光澤。
–
殼形容易判斷,外型討喜可愛,人氣度穩居第一名寶座,之後的文章會優先介紹寶螺。
–
使用具神經毒的齒舌(牙齒)補食獵物,遇見時需特別小心。
–
涵蓋了陸生、淡水、海水的物種,是個生命力堅強的種類,部分種類殼貝花紋變化很大。
–
我們粗淺的認識了:鮑螺、鐘螺、寶螺、芋螺、蜑螺,這五種貝殼的外型,
以上大致可以分為:扁殼、尖殼、卵殼、長殼、圓殼,五種殼型,
又依開口形式分為:廣口、圓口、縫口、長口、半口,五種開口,
這樣的分類並非定律,但有助於剛開始接觸貝殼的夥伴們識別,
下期我們將介紹與這五種科別外型相近的科,並逐步加深,
還沒看熟這五種貝殼的朋友們,記得將關鍵字丟進Google搜尋圖片 ex. 鐘螺、芋螺
看愈多圖愈容易判斷喔!
首圖來源:Photo by Javardh on Unsplash
衍伸閱讀 :
[wbcr_text_snippet id=”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