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的未來由你作主!海人必玩桌遊

海洋保育

【海洋導讀】給自己一個重新認識海洋的機會-《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

7東沙島小瀉湖口是台灣少數能輕易看到鯊魚、魟魚的重要海域,常見檸檬鯊幼鯊,但東沙島航道疏濬計畫,引發鯊魚棲地危機。(攝影/Zola Chen) 【海洋導讀】給自己一個重新認識海洋的機會-《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

台灣海洋全紀錄,驚艷生態視界 

台灣陸地面積不過三萬六千多平方公里,所轄領海加內水面積六萬五千平方公里,在世界地圖上經常只是像綠豆般大小的存在,但你知道嗎?台灣的海洋生物多樣性非常高!

台灣已記錄的海洋生物超過一萬兩千種,其中魚類超過三千兩百種,占全球已知魚種的十分之一,台灣已記錄的石珊瑚有五百多種、軟珊瑚約三百種、海藻約六百種、蟹蝦五百多種、海鳥約五十種、鯨豚約三十種及海龜五種,小小海島卻擁有如此豐富的海洋生態,令人驚奇!

台灣海洋環境為何如此得天獨厚?因為台灣位於東海、南海及黑潮三個「大海洋生態系」( Large Marine Ecosystem)交界處,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周圍海域為太平洋( 菲律賓海 )、巴士海峽、南海、台灣海峽、東海所環繞,擁有珊瑚礁生態系、海草床生態系、紅樹林生態系、藻礁生態系、岩礁生態系、大洋生態系等多種海洋生態系,蘊含豐富且多樣的生物。

4《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作者黃小莫長年洄游台灣海域,親身跳海採訪,無畏艱難危險,帶回台灣海洋現況的第一手報導。(攝影/Allen Lee) 【海洋導讀】給自己一個重新認識海洋的機會-《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
《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作者黃小莫長年洄游台灣海域,親身跳海採訪,無畏艱難危險,帶回台灣海洋現況的第一手報導。(攝影/Allen-Lee)

其中,珊瑚礁是維持人類經濟生活的重要生態系,也是人們可以透過潛水旅遊去認識的海洋生態,讓人們藉由親近海洋,進而啟發愛護海洋、守護環境之心。

台灣擁有一百六十多座島嶼,一千九百八十八公里海岸線,珊瑚分布北起東北角、南至恆春半島,及離島的小琉球、綠島、蘭嶼、基隆嶼、龜山島、北方三島、澎湖群島、東沙環礁與南沙太平島。

因台灣地理位置優越,海域棲地多樣性高,加上不同海流交會影響,東部、南部和小琉球有北上的溫暖黑潮流經,北部和澎湖則有大陸閩浙沿岸冷水流南下,讓台灣南北海洋生物地理分布呈現「右上—左下」,斜分成熱帶和亞熱帶不同的地理區,也因此南北海域海洋生物種類有著明顯的差異。

面對海洋,應該敬畏她、了解她,但無需無知地恐懼她,隨著科技的發達與進步,人們有更多不同的方式可以親近海洋、認識海洋。小而美的台灣卻擁有這麼多的不同與精彩,跟著我們一起出海、跳海認識她吧!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海域珊瑚覆蓋率高、魚群豐富,東吉嶼壯觀的紫色美麗軸孔珊瑚礁,潛水員稱它為「海中薰衣草森林」。(攝影/京太郎)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海域珊瑚覆蓋率高、魚群豐富,東吉嶼壯觀的紫色美麗軸孔珊瑚礁,潛水員稱它為「海中薰衣草森林」。(攝影/京太郎)

本書由《經典》雜誌特約選述黃佳琳(黃小莫)與多位優秀的海洋攝影師歷時逾三年所完成的海洋紀實。《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作者黃佳琳(黃小莫)自二〇一四年起出海、潛水採訪,游走東西海岸、南北潛場、離島東沙環礁、小琉球、綠島、蘭嶼、澎湖、龜山島等,從陸地延伸到海平面下,在一次次的環島重遊中,為台灣豐富精彩的生態驚喜、震撼,進而為牠們擔憂,也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感到愧疚、憤怒與無奈。

本書收錄許多難得一見的珍貴照片,是數十位海洋攝影師冒著生命危險,長時間等候,才有機會拍攝到的精彩瞬間,經由編輯團隊精選出二〇五幀,帶領讀者看見台灣海洋的驚奇之美,感受島嶼的驚豔與嘆息,面對大自然更感謙卑。

期許藉由本書能讓更多人親近海洋、愛護海洋,打開心的視野,找尋海洋保育與經濟發展兩全方式,為人與自然共存尋求一條永續之道。

8海裡垃圾八成來自陸地,每年有八百萬噸塑膠流入海洋、汙染大海,生物甚至以此為家,原棲息馬尾藻的娃娃魚躲進飲料杯中。(攝影/Marco Chang) 【海洋導讀】給自己一個重新認識海洋的機會-《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
海裡垃圾八成來自陸地,每年有八百萬噸塑膠流入海洋、汙染大海,生物甚至以此為家,原棲息馬尾藻的娃娃魚躲進飲料杯中。(攝影/Marco-Chang)

《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作者介紹

作者:黃佳琳(黃小莫)

海島旅行生活家,永續旅遊推廣者。

從事記者工作超過十年,遊歷海內外,近年結合海洋環境議題與海洋旅遊推廣,潛水採訪國內外知名潛點,長期關注生態旅遊、潛水觀光、海洋保育等,報導作品遍布各大媒體,也經常上廣播、電視、網路節目等分享旅遊經驗,並到學校、政府或企業演講分享永續旅遊、海洋保育等議題。

三十歲時學了潛水,因為太愛台灣,才用生命寫了這本書《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也因為寫海、愛玩,長期旅居往返於城市與海島。

世新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旅遊記者、非凡新聞周刊藝文記者、年代電視台駐上海特派記者,現為雲遊四海、吃喝玩樂的旅遊記者、海洋記者、自媒體人、獨立記者、永續旅遊行銷企畫等斜摃人生。

每隻海龜臉部鱗片排列都不相同,此為吃貨二哥。塑膠袋漂浮海中狀似水母,常造成海龜誤食,海龜糞便中也常會發現塑膠。(攝影/蘇淮)
每隻海龜臉部鱗片排列都不相同,此為吃貨二哥。塑膠袋漂浮海中狀似水母,常造成海龜誤食,海龜糞便中也常會發現塑膠。(攝影/蘇淮)

【推薦】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黃向文

從科學基礎去探討海洋所面臨的問題,單就訪談規模跟深度,就無人能及。也讓這本書與一般描述海洋的書相比之下,多了些科學性,但並不艱澀難懂,而是平易近人的科普風。

【推薦】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

全系列報導有大部分是從潛水旅遊切入,帶著讀者從近距離欣賞海洋生態,這是一本看似海洋保育的書籍,也同時關注著友善環境的觀光旅遊方式。

《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
《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

博客來購書連結

衍伸閱讀 :

About author

潛進台灣、BlueTrend 創辦人 2020 海洋鏡頭 影片競賽 第1名 2019 基隆潮境海灣節 海底影像紀錄片徵選比賽 首獎 2019 海洋鏡頭 影片競賽 第2名 2019 渣打銀行FinTech 創意影片挑戰賽 創意獎 2名 望海巷灣、小琉球潛水地圖計畫 發起人 潛進台灣:島民們,讓我們重返海洋吧!關於潛水、攝影、淨灘…16個愛上海洋的方式 作者 Crowdbidding自己的海洋自己競價 發起人 追求一個理想『讓人民重新認識海、進而愛上海』
Related posts
海洋保育

【與海共生的必修課】6/8世界海洋日,愛海人推線上課,呼籲搶救大海

布魯小教室

【布魯小教室】美麗掠食者-鯊魚圖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