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編說:水下攝影一直是潛水員考取OW證照後,下一步想投入的領域,但從相機的選用、參數的設定、打燈的方式、後製的處理,都非可輕易一蹴可幾的。海編們聽到大家的心願,2018年會陸續邀請專業的水攝大師來跟大家分享多年拍攝心得,這一次我們很榮幸邀請到享譽國際的水中攝影師吳永森(Ace Wu),來跟大家分享黑水攝影的奧秘,如果你喜歡這一系列的文章,不要忘記分享文章喔!
吳永森,台灣出生現居越南胡志明市,熱愛海中攝影,擅長微距黑背拍法及廣角拍攝。
自我介紹:我算是自學水攝。所以我會用最普通的方式解釋水攝,沒有高深的理論,就是淺顯易懂的方法使新手也能很快出片,讓大家能夠感受到水攝的魅力。
目前的黑水攝影,是由海洋科學家的深海採集過程演變而來的,大約有3種模式:
以上3種方法,都是利用晚上生物的趨光性,或是從深海上來獲取氧氣,以及上來淺層獵食的習性,通常來說拍攝的對象都是幼體,因為成體跟幼體有時候差異性實在太大,很難辨識,所以會有一種尋寶的感覺!
圖片中的透明生物,都是幼體 Larval 或是 Juvenile 來稱呼!
要說黑水拍攝跟正常微距攝影的最大區別是:穩定。
一般來說微距攝影可以選擇環境,可以趴沙地,慢慢的對焦,或是佈光,黑水攝影只能利用良好的中性浮力,懸浮在水層中,忽上忽下隨著生物來移動,還要學會後踢!
場所的選定要根據地形來判定,一般來說都是交由潛店來負責,因為在地的比較知道環境。
在器材的選用上,因為要快速的集魚,在燈光上要選擇流明數1萬以上的,才有效果。
入門的燈位是夾燈,利用雙閃的包夾來拍攝,進階的燈位就比較複雜,不同的生物有不一樣的專用燈位。
在相機參數建議上是iso400、f18-25(相機廠牌不同)、1/200 。但拍攝黑水是完全靠運氣,我曾經連續3晚6潛什麼都沒有,也有過一潛拍了10幾種首見生物。
拍攝黑水最重要是燈位,好的燈位是會讓懸浮微粒減到最少,變成背景,那種塗到全黑的照片,理論上是不存在的,我在去年參加菲律賓 阿尼勞的現場賽,獲得黑水組冠軍,規則之一就是不能修雜點!
衍生閱讀:
潛進台灣、BlueTrend 創辦人
2020 海洋鏡頭 影片競賽 第1名
2019 基隆潮境海灣節 海底影像紀錄片徵選比賽 首獎
2019 海洋鏡頭 影片競賽 第2名
2019 渣打銀行FinTech 創意影片挑戰賽 創意獎 2名
望海巷灣、小琉球潛水地圖計畫 發起人
潛進台灣:島民們,讓我們重返海洋吧!關於潛水、攝影、淨灘…16個愛上海洋的方式 作者
Crowdbidding自己的海洋自己競價 發起人
追求一個理想『讓人民重新認識海、進而愛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