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第四屆聯發科技智在家鄉】永續發展更easy!全民潛水拍照共創海洋公民科學家生物資料庫

全文轉載自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李映萱、胡照鑫、徐以琳、許哲綱、劉宇軒、李盛雯/新竹報導

近年來人類為維持地球的永續發展,環保意識的抬頭讓相關議題越來越受重視。本年度第四屆聯發科技智在家鄉數位社會創新競賽中,「BlueTrend藍色脈動」對於強化海洋資源保育提出改善計畫,期盼未來除了能與政府相關部門合作,也希望全民站出來,愛護地球就從愛台灣這個美麗家鄉做起。

海洋生物枯竭遠比你想像的快!熱愛潛水的「BlueTrend藍色脈動」發現,自105年公告起,短短幾年基隆市望海港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的成效有目共睹、潛水民眾也變多,卻因主管海洋政策且具備海洋學術的知識員額與預算不足,且因研究跟著計劃走,計畫結束後就中斷監測,因此一直缺乏當地保育區成立前後的生物變化量統計與研究等相關數據,甚至去年遇到有紀錄以來最大的珊瑚白化,卻也無以追蹤與分析、難以推動更多保育作為。

同時團隊發現,逐漸增加的潛水民眾皆會進行大量的拍攝,若能給予研究需要的拍攝說明與誘因,將是擴增水下影像資料庫的一大利器!因此「BlueTrend藍色脈動」今年完成海洋生物資料庫平台的初步開發,操作方法很簡單,只要登入、上傳,編輯拍攝資訊、輸入拍攝地點,便能成功完成調查。

海洋公民科學家生物資料庫

平台建立之初,就和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澎湖縣政府合作舉辦水下攝影比賽,透過比賽方式募集水下照片,5月開放募集照片,短短的時間已經有500多位公民科學家參與,累積照片達2,100張,生物累積種類超過2,800種,更促成了《海洋博物誌-北台灣篇》出版,單本定價1,680元,已銷售6,000本,不但榮登博客來自然類熱銷榜第三名,更創造超過千萬元的總產值!

海洋公民科學家 海洋生物資料庫
▲團隊透過水下攝影師的照片,為臺灣的海洋生物資料庫建立更多種類。

雖然海洋生物資料庫已建立,但團隊發現目前面臨著民眾缺乏上傳資料的誘因、生物種類多、分類規則異動頻繁、生物庫管理不易以及攝影師照片著作權等問題,因此透過導入區塊鏈技術,從區塊鏈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 PoW)機制,實衍生出Poof of Photo概念,每上傳一張照片,經過認證,使用者將獲得代幣。平台未來管理、生物分類、盈餘獎勵,也將由 代幣進行去中心化的管理。

團隊表示,累積越多Token,就越能進入平台決策圈,協助管理重要議題與未來發展方向。盈餘方面,將依照片Token持有比例分配,鼓勵民眾參與,落實海洋公民科學家精神;拍攝照片者可透過區塊鏈技術證明其著作權,避免版權盜用的問題。

海洋公民科學家 海洋生物資料庫
▲團隊利用「海洋公民科學資料庫」照片出版不同篇章的海洋生物圖鑑。

對於未來落地規劃,本月將完成定義區塊鏈技術規格,明年1月開始初期功能開發,4月即可上線。明年5月與基隆市政府合作的專案也將推出,並於11月發表基隆潮境海灣生態報告。團隊期盼未來有更多公民參與,並與政府單位、科研單位合作,導入研究能量。年度收集的海洋生物資料,將彙整成研究報告,用公民參與的方式寫下專屬台灣海洋生物研究的美麗篇章。

新聞照來源:CNEWS資料照

衍伸連結:

我想說一點什麼

  • 尚未有分享內容
  • 分享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