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大家好,我是水下攝影師石野翔太。上一集我們介紹了日本最東北端的知床半島。知床位於鄂霍次克海南端,是漂流冰可以抵達的最南地點。漂流冰是鄂霍次克海封閉環境所帶來的奇景,但隨著氣候變遷,有一天或許將再也無法見到它。知床是象徵了日本自然環境的豐富多樣性的地區之一。
這一集,我們來談談造就日本豐富自然資源的重要洋流之一:黑潮。
這次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日本最西端的島嶼:與那國島,距離台灣僅有 111 公里。天氣晴朗時,在能見度良好的情況下,從與那國島就可以看到台灣。我也很好奇,台灣的朋友是否也能看到與那國島呢?
與那國島是黑潮首先抵達日本的地點。黑潮來自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珊瑚大三角」,經過台灣,為日本帶來豐富的生物資源。這次我前往與那國島,是為了拍攝錘頭鯊風暴。
在與那國島每年 12 月到 3 月期間,可以觀察到大規模的錘頭鯊群。能夠高機率在水中遇見錘頭鯊群的地方在世界上非常稀少,這也讓與那國成為潛水愛好者嚮往的潛點。這次我在 3 月底造訪與那國島,已接近觀賞季節的尾聲,有時運氣不太好,可能一隻都看不到。
在與那國島潛水尋找錘頭鯊時會進行放流潛水 。若要在此安全潛水,必須要有相當豐富的潛水經驗;且海流強勁,必須具備良好的游泳能力。
導潛或助理潛水員會手持浮標與你一同潛水,因此務必要注意不要與潛伴分離。
因為是在自然棲息地潛水,有時無法如願見到特定生物,但若經驗豐富的導潛具備判斷流向的能力,仍有很高機率能夠觀賞到錘頭鯊。
錘頭鯊最迷人的特徵就是牠獨特的身形。牠的頭部形狀宛如鐵錘,這也是牠的英文名字「Hammerhead Sharks」的由來,也讓我渴望拍攝牠們。當然,錘頭鯊的溫和性格也是吸引我的原因之一:如果牠們性格兇猛,我肯定不會想靠近牠們。
在與那國島,有時能見到多達數百隻錘頭鯊成群出現,像是一條在海裡流動的河,這種場面被稱為「錘頭河(Hammer River)」。
當然,與那國島的魅力不只錘頭鯊。黑潮帶來的豐富生物層也是這裡的一大看點。在冬季,許多潛水客為了錘頭鯊而來,因此比較難安排其他潛點。但在錘頭鯊季節以外的時間,與那國島還有其他稀有魚種可供觀察。
這裡還能看到梭魚群、裸狐鰹(dogtooth tuna)等大型魚類,幸運的話,甚至可能遇到旗魚或鯨鯊。
還有與那國的海底遺跡,也是非常有名的自然奇觀。與那國島一整年都充滿了探索魅力。
與那國島海域豐富的生態,歸功於黑潮的恩賜。另一個受益之處是大量的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是我前往與那國島的理由之一。能觀賞到錘頭鯊的季節,正好也是浮游生物大量出現的時期。因此,準備結束錘頭鯊風暴潛水前,常常能在安全停留觀察到許多美麗的浮游生物。
這裡有很多在日本其他地方找不到、小到連潛水員也很難觀察到的特殊浮游生物。作為一名攝影師,我努力捕捉這些支撐整個海洋生態系的微小生物之美,我相信這裡是拍攝浮游生物的理想地點。
因此,我特別策劃了一些以浮游生物為主題的與那國潛旅。以下是我至今拍攝到的浮游生物照片:
請和我一同分享發現這些小巧又神秘生物的喜悅吧!
停泊於日本世界自然遺產之海的流冰故事
我是石野,是一名水下攝影師。我第一次接觸潛水是在大學期間,畢業後我搬到了東京的一個偏遠島嶼「八丈島」。我在那裡擔任潛水教練的經驗讓我 專注於 水下攝影。我目前住在沖繩本島的恩納村,在那裡拍攝我在沖繩海域遇到的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的各種生態行為。透過這一系列關於我在日本各地潛水時所見、所聞、所感的文章,我想向您介紹日本海。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Δ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