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世界鯨魚日:深海神秘客的調查正式啟動!

海編說:在臺灣你見過鯨豚嗎?居住於深海的鯨豚,曾在花東外海被目擊,但是資料相當少。如果想要親眼見到,除了天氣要好之外,靠得更是運氣!究竟這些深海物種要怎麼研究與調查呢?跟著布魯一起看下去!<全文轉載自海洋文教基金會; 胡潔曦2024.02.15>

出沒於深海的鯨豚(Deep-diving cetaceans)時常讓我們感到好奇,同時牠們也像是披著一層薄紗般富有神秘感。在黑潮熟悉的鯨豚朋友當中,就有一群是屬於時常出沒於深海的怪咖如抹香鯨(Physeter macrocephalus)、喙鯨科(Ziphiidae)、小抹香鯨(Kogia breviceps)、侏儒抹香鯨(Kogia sima)等,由於牠們像貓一樣難捉摸,因此每次看見總覺得像是發票中獎般雀躍不已。

在花蓮遇見深海神秘客

「是喙鯨,請大家把握機會,牠們可能再過幾秒就要下潛了!」解說員大聲的喊著。

在腎上腺素激發與噠噠的快門聲下,過了幾秒,喙鯨們緩緩地拱起背部,消失在肉眼無法看見的深海中…

batch 圖二、花蓮近海難得一見的柯氏喙鯨,是目前潛水紀錄保持者2019 09 3水印 世界鯨魚日:深海神秘客的調查正式啟動!
花蓮近海難得一見的柯氏喙鯨,是目前潛水紀錄保持者。photo credit:江文龍

出沒於深海的鯨豚就像是一群神秘客一般,舉圖二柯氏喙鯨(Ziphius cavirostris)為例,牠們下潛最久的紀錄超過三小時,再回頭看看賞鯨航班的時間,一趟僅有 1.5-2 小時的狀態下,有可能我們從出港到進港,牠們都在水下呢!由於這些神秘客常在深海活動或覓食,不僅是臺灣,目前國際上的目擊資料也非常少,以至於目前科學家對於牠們的分布、生活史、族群量等資訊都難以分析,若打開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紅皮書也會發現,目前大部分喙鯨種類的狀態都還是停留在數據缺乏(Data Deficient)。

國際上如何研究深海鯨豚呢?

2,000 米以下的深海寒冷且陰暗無光,且壓力是海平面的千百倍,究竟要如何研究深海鯨豚呢?以族群量與分布的研究來說,由於目前深海物種的目擊資料少,因此有幾篇研究是採用物種分布模型(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透過水表葉綠素濃度、水深與潛在食物的區域等因子預測牠們的棲地在哪?目前東北大西洋也有結合過往不同海域的穿越線調查估算牠們的族群量。

batch 圖三、北卡羅來納州外海 2014 2017 柯氏喙鯨的衛星發報器紀錄,彩色軌跡為鯨豚移動軌跡,黃色圓圈為裝發報器的位置 世界鯨魚日:深海神秘客的調查正式啟動!
北卡羅來納州外海 2014-2017 柯氏喙鯨的衛星發報器紀錄,彩色軌跡為喙鯨移動軌跡,黃色圓圈為裝發報器的位置(圖片來源)。

為了瞭解深海物種下潛的深度、活動範圍、喜好的棲息地以及生理等資訊,裝衛星發報器(Satellite-linked tags)也是種研究的方法,由於安裝發報器是屬於侵入性的研究,臺灣目前部分動物已正在使用,但對野外的鯨豚尚在評估風險與可行性¹;也因為深海物種實在是難以捉摸,目前也有研究是透過蒐集牠們在海水中留下的少量環境 DNA(environmental DNA)的方法來作為牠們曾經出現的證據,這樣的方法類似於透過足跡、排遺去推測哪些動物曾經到過這裡;而透過擱淺個體也可以做基因、年齡的分析等,也能瞭解牠們生前曾經吃過什麼。

花蓮有片風水寶「海」

大家看到這邊或許會想,深海物種的研究聽下來就是一個「難」字,為什麼在海洋綠洲計畫第二階段要找一個這麼有挑戰性的題目呢?根據過往 20 多年花蓮海域的研究與我們蒐集的賞鯨目擊資料,其實牠們有不少在花蓮出沒的紀錄,而這也許與花蓮近海的海底地形出海不久就下探上千米深有關。同時,根據討海人描述,較深的海域也是頭足類動物(如魷魚)較易捕獲的位置,而對這些深海物種來說,頭足類動物也是牠們重要的食物呢!

batch 圖四、傍晚的花蓮近海與海岸山脈 世界鯨魚日:深海神秘客的調查正式啟動!
傍晚的花蓮近海與海岸山脈。photo credit: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其實花蓮近海是一個調查深海物種極具潛力的一片海域,能夠補足臺灣或甚至國際的深海物種資料。我們今年度將啟動一年 20 趟的海上鯨豚調查,主要針對深海物種的紀錄,如花紋海豚(Grampus griseus)、抹香鯨、喙鯨科的物種、小抹香鯨屬(Genus: Kogia)的物種等,進行時空分佈與環境因子的紀錄。由於牠們出沒的位置多半集中在離岸遠的地方,我們調查航行的範圍將會往更外海拓展,補足賞鯨範圍之外的資料缺口,讓深海海怪們的真面目一一浮現。

全文獲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授權轉載,原文標題:世界鯨魚日:深海神秘客的調查正式啟動!

責任編輯:Jenny Tsai

衍生閱讀:

我想說一點什麼

  • 尚未有分享內容
  • 分享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