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的未來由你作主!海人必玩桌遊

布魯小教室

【布魯小教室】殼狀珊瑚藻篇|海洋棲地與生物微觀教材Part 4 ft. 海保署、基隆市政府

(不要忘記開啟字幕功能喔!)

海岸岩礁表面常見粉紅色的珊瑚藻,他們能收集水中的鈣,形成石灰質的結構。這樣堅硬的藻體不但能防止草食動物啃食,更能牢牢地固定在底質上。其中『殼狀珊瑚藻』常包覆在岩石表面生長。當他們不斷層層堆疊後,就能形成所謂的『藻礁』。在崎嶇不平且易脆的藻礁中,常有許多喜愛鑿穴而居的生物棲息在其中,讓我們仔細從海洋棲地與生物微觀教材影片來觀察吧!

00:24 環境介紹
01:40 彎尖帚毛蟲
03:00 群體蛇螺、革囊星蟲
03:20 擬潛穴蛤
04:24 固著性生物如何覓食
05:09 固著性生物如何交配
05:34 哪裡可以觀察到殼狀珊瑚藻

什麼是海洋棲地與生物微觀教材

BlueTrend 藍色脈動海洋棲地與生物微觀教材
與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基隆市政府共同合作
希望用更輕鬆、簡單的方式帶大家重新認識海洋、認識生物

內容包含

  1. 望海巷潮境海灣環境介紹
  2. 海洋公民科學家
  3. 石蓴篇
  4. 潮池篇
  5. 岩石下篇
  6. 殼狀珊瑚藻篇
  7. 軟珊瑚篇
  8. 樹水螅篇
  9. 冠海膽篇
  10. 沙地篇

彎尖帚毛蟲

彎尖帚毛蟲|Photo Credit Wox 海洋棲地與生物微觀教材
彎尖帚毛蟲|Photo Credit Wox

群體蛇螺

群體蛇螺|Photo Credit Wox 海洋棲地與生物微觀教材
群體蛇螺|Photo Credit Wox

革囊星蟲

革囊星蟲|Photo Credit Wox 海洋棲地與生物微觀教材
革囊星蟲|Photo Credit Wox

擬潛穴蛤

擬潛穴蛤|Photo Credit Wox 海洋棲地與生物微觀教材
擬潛穴蛤|Photo Credit Wox

衍伸連結:

  1. 海洋委員會 海洋保育署
  2. 基隆市政府
  3. iOcean海洋保育網
  4. BlueTrend 藍色脈動 海洋科普影音頻道
About author

潛進台灣、BlueTrend 創辦人 2020 海洋鏡頭 影片競賽 第1名 2019 基隆潮境海灣節 海底影像紀錄片徵選比賽 首獎 2019 海洋鏡頭 影片競賽 第2名 2019 渣打銀行FinTech 創意影片挑戰賽 創意獎 2名 望海巷灣、小琉球潛水地圖計畫 發起人 潛進台灣:島民們,讓我們重返海洋吧!關於潛水、攝影、淨灘…16個愛上海洋的方式 作者 Crowdbidding自己的海洋自己競價 發起人 追求一個理想『讓人民重新認識海、進而愛上海』
Related posts
潛水旅遊臺灣Taiwan新手必讀

2023海人必逛文創市集,快跟布魯一起「遇見浪」!

海洋保育

基隆市政府結合海洋公民科學家力量,透過影像記錄為海洋發聲

布魯小教室

【布魯小教室】沙底篇|海洋棲地與生物微觀教材Part 8 ft. 海保署、基隆市政府

布魯小教室

【布魯小教室】樹水螅篇|海洋棲地與生物微觀教材Part 7 ft. 海保署、基隆市政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