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追鯨,堪稱潛水圈最熱門話題之一,其中大翅鯨(座頭鯨)更是許多海人心中的夢幻大物。最新研究報告卻指出,在 2012 至 2021 年間,北太平洋大翅鯨(座頭鯨)數量減少 20%、約 7,000 隻,科學家推測熱浪、高海溫可能是主因。
這篇文章,除了與你分享大翅鯨的小簡介,也會進一步解析這項最新研究,並探索研究背後海洋公民科學家所扮演的角色。此外,也從過去臺灣週邊海域目擊大翅鯨的經驗中,分享追鯨小知識。
大翅鯨 Megaptera novaeangliae,又名座頭鯨或駝背鯨(Humpback whale),屬於鬚鯨科。
這份最新研究發表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研究人員爬梳海洋公民科學資料庫數據,追蹤近 20 年來大翅鯨的族群變化,估算出不同期間北太平洋的大翅鯨數量。
再回溯至更早期,直至 20 世紀末,大翅鯨仍是北太平洋大規模商業捕鯨的目標,人類的狩獵行為威脅大翅鯨存亡,研究引述資料顯示,1976 年粗估僅剩一千多隻。一直到 1982 年《國際捕鯨委員會(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禁止商業捕鯨,才逆轉了大翅鯨瀕臨滅絕的危機。
停止捕撈確實讓大翅鯨數量明顯復甦,但因為無法精算更早期大翅鯨的數量,因此也難以定義要增加到多少隻才算「恢復」。原先,研究團隊認為在禁捕的情況下,大翅鯨數量會持續增加再到趨於平穩,不過,卻發現近期數量反而減少了。
除了已知的船舶撞擊或漁具纏繞,可能導致大翅鯨死亡,研究更觀察 2013 年至 2016 年間,前所未有的熱浪更是一大威脅。海溫升高影響了浮游生物的種類組成與豐富度,導致海洋生產力降低,也會降低魚類生殖率與存活率。
大翅鯨以磷蝦、鯡魚等小型魚蝦為食,食物來源減少,另大翅鯨生存備受考驗。研究人員分析幼鯨數量嚴重減少,「瘦」鯨變得普遍,擱淺現象則增加。
研究學者示警,因為人為造成的全球暖化日益加劇,海洋熱浪不只是單一事件,當熱浪變得愈來愈頻繁,也可能對生物與環境造成更嚴重的危害。
保護大翅鯨,背後更意味著保護海洋食物鏈,也就是保護海洋生態。大翅鯨、鯨魚們之於海洋生態還有哪些重要功能?一起來看看!
這項研究,集結不同組織與科學家的貢獻,提出了重要的發現,而背後功不可沒的還有許多海洋公民科學家的付出。
研究大量參考來自海洋公民科學家平台 Happywhale 累積的資料庫——由 4,000 多名海洋公民科學家上傳照片結合 AI 技術,截至 2024 年 4 月底,累積超過 82 萬張照片,識別出超過 11.2 萬隻鯨魚個體。
透過海洋公民科學家上傳的照片,作為研究人員的重要參考依據,這也是 BlueTrend 藍色脈動 持續耕耘的方向。團隊從 2021 年開始建構「海洋公民生物資料庫」,至今累計逾 8,000 位海洋公民科學家參與、1.2 萬張海洋生物照片。2023 年逐步導入 AI 辨識,期盼能以「AI Ocean 數據海洋」持續擴大海洋公民科學家的影響力。
全球逾 80 種鯨豚中,近 30 種曾出沒在臺灣海域周邊,多為小型鯨,相對來說看見大型鯨的機率不到 10%。幸運的是,近年在蘭嶼、綠島等地,相繼有民眾目擊大翅鯨,也吸引不少潛水客到周邊海域碰碰運氣、希望能一睹大物。不過,當多艘船隻圍觀,或是潛水員在水下嘗試靠近大翅鯨,都可能對牠們造成壓力與緊迫;加上不熟悉大翅鯨習性,難以預防風險,人類或大翅鯨受傷的風險也相對高。
雖然臺灣目前尚未有完備的賞鯨規範,僅有《臺灣海域賞鯨指南》作為主要參考,但若涉嫌騷擾鯨豚,仍可依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開罰,可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六萬元以上、30 萬元以下罰金。
如果真的有幸和大翅鯨見上一面,要留意幾個基本原則,不餵食、不觸摸,尊重鯨豚自然行為;不亂丟任何人造物到海中;不蓄意追逐、包圍鯨豚。當然,也別忘了將珍貴的照片上傳到「海洋公民生物資料庫」,一起為 AI Ocean 數據海洋盡一份心力。
Zola Studio 左拉影像工作室
模里西斯 Mauritius 與抹香鯨共游合法嗎?跟團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我是布魯陳,平常喜歡帶著大相機下海找生物 如果你有海洋議題歡迎找我聊聊,約我吃飯更歡迎!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Δ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