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影像海灣 Image Bay 潮境水下攝影比賽,收到634張參賽作品,比賽結合海洋公民科學家概念,邀請攝影師上傳照片時填寫拍攝的 GPS、水溫、深度等資訊,以更完整的目擊紀錄,幫忙建構潮境海灣的生物基礎資料數據,作為研究人員參考探討棲地、環境變化的參考資訊。
而這次比賽分為廣角組、微距組,另外新增了「特別生物行為獎」。我們也邀請得獎攝影師,同時也是海洋公民科學家的他們,來和大家分享他們如何以水下攝影幫助海洋保育。
詹品杰是2022影像海灣 Image Bay 潮境水下攝影比賽廣角組的第一名,他將潮境水下特色全彙集在一瞬間,以作品「夢。境」獲得評審青睞。
潮境知名的軟珊瑚、筒狀海綿,加上如繁星點點、盤踞在秘密花園礁頂的玻璃魚,親人的石斑游進畫面中還看了鏡頭。雖然夢幻得讓人覺得「像夢裡的潮境」,但「真實」是詹品杰攝影的風格。
詹品杰接觸潛水、水下攝影約六、七年,在這之前詹品杰的興趣其實是養魚,家中有四尺左右的海水缸,某次搬家碰上停電,所有魚、珊瑚一夕之前沒了。後來,詹品杰開始潛水,跳進無邊界的大海,進而喜歡上這種不同於養魚、與海洋生物互動的方式。
「跟海水缸比,牠的游動範圍變得很廣,你在潛水的時候,牠們是會繞著你的!你在拍照牠們會趴在離你不到50公分的地方,看你在幹什麼,感覺很像在家裡養的小狗狗、寵物,更親密也更有生命力。」
有了「海洋公民科學家」概念後,更影響了詹品杰的拍攝心態:「每個時間會出現的生物都不一樣,會想要一段時間、一段時間去把牠們的生活跟環境記錄下來。」同時也喜歡拍微距的詹品杰,也改變了拍攝風格,以前為了理想畫面會習慣拿色燈,後來希望能清楚地記錄的生物特徵,回復到最初單純用太陽光的色燈閃燈,更偏好寫實紀錄,能有助生物資料庫累積。
徐志亮是2022影像海灣 Image Bay 潮境水下攝影比賽微距組的第一名,拍攝立體而有空間感的螺旋狀海鞭,上頭還有共生蝦棲居。
如手指粗細的海鞭,螺旋狀相當於繞著手臂的範圍;上頭的海鞭蝦體長僅約一公分!拍下蝦的「眼神」、紋路等細節,並利用打燈技巧營造出陰影感、較強烈的3D感。
徐志亮從2009年開始潛水、接觸水下攝影,不只設備、技術升級,拍攝主題更貼近生態,對作品要求也愈來愈高。徐志亮舉例「以前可能拍到生物主體就滿意了,現在會盡量也帶到牠們的生活環境。」像是石頭、沙子一打亮畫面容易雜亂,要拍到但不雜亂,就需要精進打燈技巧。
近年徐志亮特別喜歡拍蝦、蟹、魚,面對移動快速的生物,徐志亮說:「不能勉強、要和牠們互動,所謂『互動』就是不干擾、讓牠沒壓力。」不打擾也是海洋公民科學家的專業,拍攝過程中,觀察生物表現,適時退開、給予空間,才能讓生物卸下心防,為攝影師成就一張好照片。
除了拍攝特殊生物,「環境變動」也是徐志亮的拍攝主題,像是去年在潮境看見一處海葵僅有
一隻迷你小丑魚,今年長成拇指大;而海葵從潛季之初的健康色澤,進入盛夏後逐漸變淺,到後期變成全白,「冬天會不會回來、明年小丑魚還會不會有家?這些我會特別喜歡去觀察。」成為海洋公民科學家,也讓徐志亮在潛水過程中,對海洋生態、環境的變化更敏感。
簡晨宇是2022影像海灣 Image Bay 潮境水下攝影比賽特別生物行為獎得主之一,拍攝身上覆滿沙土、大螯末端呈現白色的真綿蟹,還背著一片海扇。
為了協助研究、調查申請夜潛,簡晨宇意外發現真綿蟹的特殊生物行為,會以珊瑚作為偽裝,讓簡晨宇有所啟發,「當我們去了解各種生物的行為,才會知道事情發生有很多可能性,這就是調查、研究很重要的一環。」
簡晨宇開始潛水、考上教練至今約三年,起初拍攝只是想與朋友分享潛水所見的景象,慢慢精進拍攝技術和知識後,也會想對環境有多些回饋。
「也是個使命感,看到不熟悉的生物,會特別想去了解。因為每個地方的生態、生物多樣性都很不一樣,這也是不同地方都需要記錄、調查的原因。」
簡晨宇笑說,以前拍照看到不認識的不一定會拍,一開始會覺得不起眼,但前輩提醒,「沒看過的更該拍下來,才能去問、去了解,或許牠很珍貴。」在潛季幾乎天天下水的簡晨宇,潛水、記錄的頻率比專職研究人員還高,因此有機會捕捉到各式生物的樣貌,也透過與博士、學者交流,幫助基礎研究建構更完整的資訊。
無論是廣角、微距或是特殊生物行為,每張珍貴的照片都可能成為基礎研究的重要參考。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水下攝影師用鏡頭一起幫忙建構基隆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生態、環境的真實樣貌。
衍伸連結:
潛進台灣、BlueTrend 創辦人
2020 海洋鏡頭 影片競賽 第1名
2019 基隆潮境海灣節 海底影像紀錄片徵選比賽 首獎
2019 海洋鏡頭 影片競賽 第2名
2019 渣打銀行FinTech 創意影片挑戰賽 創意獎 2名
望海巷灣、小琉球潛水地圖計畫 發起人
潛進台灣:島民們,讓我們重返海洋吧!關於潛水、攝影、淨灘…16個愛上海洋的方式 作者
Crowdbidding自己的海洋自己競價 發起人
追求一個理想『讓人民重新認識海、進而愛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