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縮短我們與二的距離!雙潛水電腦錶普及時代來臨!

海編說:學習潛水之後,電腦錶變成為一個必備的裝備,除了可以更加安全的規劃潛水活動之外,錶面各種實用的資訊也讓潛水過程更加便捷。潛水安全的不二法則便是『備用』概念,如何挑選合適的電腦錶來搭配,便是一門相當實用的經驗文了。這篇文章我們收錄自 丁楓峻 教練個人臉書,他為我們分享如何搭配 Shearwater Teric、Garmin MK1 與 Atmos Mission One 電腦錶。

還是得有備用電腦錶:

PADI Open Water 課可以選擇只上電腦錶的內容,去學會看懂 NDL / 水面休息時間 /操作 Dive Plan / Log ,而 RDP 查表演算法或是 eRDP 的操作不一定要教,甚至 PADI 也已經停產 eRDP,事實上我從來沒有看過有人休閒潛水還帶 RDP 或是 eRDP 的,因為潛水船上可能會晃又濕濕的,誰都不太想碰紙本或是再花頭腦去處理數據和演算法,再說,有時候大老遠跑去很遠的地方又花大錢上豪華船宿,你是不會想要輕易放棄某幾次潛水的機會的,如果因為某潛電腦錶出問題需要上來休息幾個小時等餘氮時間清零再換另一個新的備用電腦錶,那你虧掉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可能還不如買另一支電腦錶!

正所謂水下一刻值千金嘛!當然你也可以直接戴一支錶下,然後自己去估算NDL要減多少分鐘,但這畢竟就沒有辦法估算的準確。所以實務上處理電腦錶故障/遺失/沒電的最佳方法還是戴兩隻電腦錶,互為備用。

真的有興趣學技術潛水的學生,學會電腦錶操作和原理後,再去學 RDP / eRDP 也不遲,或者是直接透過電腦錶學習 Buhlmann ZHL-16C + Gradient Factor 減壓理論再去鑽研其他減壓演算法例如 VPM 也是可以的。

備用裝備是最重要的避險手段

擁有備用裝備,隨時想好 Plan B,是保持潛水安全最重要的觀念。除了防寒衣和蛙鞋不會帶備用的,其他裝備幾乎都能有備用,面鏡可以放大腿口袋、備用二級頭、呼吸管捲起來放大腿口袋、機械式殘壓錶+無線發射器、背掛+側掛小瓶等等,那帶備用電腦錶也是再合理不過的事。如果再加上潛伴的備用裝備,嚴格遵守潛伴制度,其實就可以大幅降低出意外的機率。所以,為什麼不戴備用潛水電腦錶呢?為什麼以前少人戴備用電腦錶?

潛店出租用的電腦錶,例如常見的:
Suunto Zoop
Mares Puck
Deepblu Cosmiq+

甚至以前還有專門的 Oceanic BUD backup dive computer 這種沒有錶帶只有扣具讓你扣在 BCD 上的備用電腦錶,價位落在300USD以內,這些價格親民的電腦錶其實要入手並不會太困難,只是因為體積比較大或是功能只限於潛水,日常生活中並無法用,對於一年可能只潛 1-2次的 holiday diver來說,這樣的投資就會比較不划算。

大配小的雙電腦錶組合

對於比較常潛水或是比較專業的潛水員來說,投資大配小的雙電腦錶是蠻合理的選擇,大的螢幕可以顯示很多資訊,小的螢幕可以做為備用,且小的表可能是傳統液晶螢幕,可以不用那麼常換電池。因為得注意備用的電腦錶用的算法是否和主用的一致,例如 Buhlmann v.s. RGBM,所以一般會選擇同品牌的電腦錶來搭配,例如:

Buhlmann ZHL-16C => Shearwater => 大 Perdix AI (可自換電池 )+ 小 Teric
RGBM => Suunto => 大 EON (充電器充電 )+ 小 D系列 (鈕扣電池)

不過大顯示螢幕的電腦錶日常生活不能戴,所以現在的思維是,能否兩款電腦錶都是日常生活可以戴的?能否小螢幕電腦錶透過自訂的方式只顯示自己覺得重要的資訊?然後兩款錶可以顯示不一樣的資訊,這樣即使螢幕小也沒關係,等於是把大螢幕同時顯示的資訊分散在兩隻錶上了。

電腦錶 – 海洋台灣最有效率生產鏈的一段

剛分析過,以前不想買兩個電腦錶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只能用在潛水,所以就會不捨得花錢去買。但如果電腦錶的價格降低,且功能多樣化,那麼買電腦錶就變得跟買衣服一樣,平常也可以穿,然後如果兩款電腦錶的功能有互補,那就更會去購買。

台灣其實有不錯的資訊通訊產業和製造業實力,東北角又鄰近台北,其實很有條件發展休閒潛水的裝備研發、測試、設計和製造,整個生產鏈都有辦法完成,成本相較於歐美和日本品牌更有優勢。而且台灣發展休閒潛水的時間也算早,雖然不比日本早,但已經比中國大陸早很多。因此像 Deepblu / Atmos / Crest 都陸續做出 C/P 值頗高的 MIT 腕戴式小螢幕電腦錶產品,而像高端的 Garmin Descent MK1 也是在台灣製造的(衍生閱讀:地表最強、功能最足的潛水電腦錶 – Garmin Descent Mk1)。

Shearwater Teric Atmos Mission One GARMIN MK1 潛水電腦錶 電腦錶 潛水錶
Garmin MK1 鋁合金錶帶

以 Teric 搭配 Atmos 為例

我是用 Shearwater Teric + Atmos Mission One,把 Teric 掛相機浮力臂上,Atmos 戴手上 (也可以 Teric 和 Atmos 都掛相機的浮力臂上)。 Teric 的優點是可以自訂畫面,例如我知道 Atmos 主畫面會顯示 MOD / Gas mix / 水溫 / 羅盤 / NDL / 深度,那我就可以在 Teric 的主畫面顯示其他的參數,例如我把Terc Home Screen 的 Value 調成 3,Layout 調成 Standard,然後設定顯示 TTS / T1 & GTR / SAC / Time of day,理由是 Teric 支援殘壓無線發射器,所以可以顯示跟殘壓相關的 GTR 與 SAC 這兩個 Atmos 沒辦法告訴你的參數,這樣你就可以同時在兩款錶上顯示最多組數據又不致於太混亂。

Shearwater Teric Atmos Mission One GARMIN MK1 潛水電腦錶 電腦錶 潛水錶
Shearwater Teric 錶面
Shearwater Teric Atmos Mission One GARMIN MK1 潛水電腦錶 電腦錶 潛水錶
Shearwater Teric 錶面
Shearwater Teric Atmos Mission One GARMIN MK1 潛水電腦錶 電腦錶 潛水錶
Atmos Mission One 錶面
Shearwater Teric Atmos Mission One GARMIN MK1 潛水電腦錶 電腦錶 潛水錶
Shearwater Teric + Atmos Mission One 合體照

潛水很像開飛機,你必須知道的參數,會比開車還要多,在陸地上開車因為是2D,你不管怎麼樣都還是壓在路上走,不會有深度或是高度的變化問題,即使大霧或是大雨等能見度很差的情況下,只要打燈慢慢開或是停在路邊就不致於有立即的危險。但開飛機或是潛水遇到低能見度,就有可能得完全依靠儀表去告訴你方位和深度。另外,潛水有時候還得從事其他任務,例如拍照,能夠將多組數據用簡單清晰的方式呈現越好。

解決不想寫潛水日誌或是寫不詳細的問題

以前不想寫日誌的原因是還要去比對潛水點的名字,並且要趁記憶猶新的時候記下水下看到了什麼發生的什麼事。且就算手寫的很詳細,當潛數多的時候,日後要搜尋其中的內容,沒有電子化的話還是蠻麻煩的。

Teric 並沒有整合 GPS,但是 Atmos 有。所以我可以用 Atmos 的鄰近潛點功能找出潛點名稱和 GPS 座標,或是根據導潛簡報的自定義潛點,然後在手機上用 Teric 的 Shearwater Cloud app編輯潛點資訊,並回顧Tag的內容快速寫一下看到什麼,等雲端同步後再用電腦打更多的字(在手機上通常不想打這麼多)。

Shearwater Teric Atmos Mission One GARMIN MK1 潛水電腦錶 電腦錶 潛水錶
Atmos Mission One 在墾丁船潛衛星定位到的潛點,有中文名稱
Shearwater Teric Atmos Mission One GARMIN MK1 潛水電腦錶 電腦錶 潛水錶
Atmos 定位到潛點後,可以顯示相對角和距離
Shearwater Teric Atmos Mission One GARMIN MK1 潛水電腦錶 電腦錶 潛水錶
Atmos 的 Log 紀錄介面
Shearwater Teric Atmos Mission One GARMIN MK1 潛水電腦錶 電腦錶 潛水錶
Atmos 的 Log 紀錄介面 – Profile

結論

強烈建議配戴兩隻潛水電腦錶,沒有電腦錶是完美的,要體積小、重量輕、功能全面又超強,然後又要便宜是不可能的,但兩隻電腦錶選的好的話,可以功能互補並且互為備用。搭配時考量價格、螢幕大小、電池充電更換方式、功能互補、演算法。

預算高可以選高價位的組合例如 Shearwater Perdix AI + Shearwater Teric / Garmin MK1,或是 Suunto EON + D5,要 C/P 值高一點則可以搭配台灣自有品牌的電腦錶,例如 Teric + Atmos,或是 Atmos / Crest / Deepblu 的組合。

Shearwater Teric Atmos Mission One GARMIN MK1 潛水電腦錶 電腦錶 潛水錶
Garmin MK1 v.s. Shearwater Teric

衍伸連結:

關於作者

我是布魯陳,平常喜歡帶著大相機下海找生物
如果你有海洋議題歡迎找我聊聊,約我吃飯更歡迎!

我想說一點什麼

  • 尚未有分享內容
  • 分享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