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 16 屆締約方大會於 2024 年 10 月下旬在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卡利市(Cali)召開。此次COP16會議,海洋生態保育的議題受到廣泛地關注,尤其深切關注大規模珊瑚白化事件頻繁發生,全球正在經歷第四次全球大規模珊瑚白化,大規模白化的週期逐漸縮短,影響範圍與程度不斷加劇,海水暖化不僅僅造成海洋生物搖籃–珊瑚礁生態系面臨嚴重的挑戰,更有可能造成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減少與棲地的改變,而身為潛水員的我們,可以做一點什麼嗎?
海洋保育署於2024年推動「珊瑚特潛聯盟」計畫,在首年的試辦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果。海洋保育署與遍及臺灣北部、南部、東部及離島地區的潛水業者建立了合作關係,並規劃了三場各為期16小時的專業培訓課程,邀請了共計64名潛水教練參與。這些課程由各領域的專業師資授課,讓潛水教練深入了解珊瑚礁生態系、如何執行珊瑚礁生態監測、珊瑚及珊瑚礁魚類與無脊椎動物的辨識,以及珊瑚保育等專業知識。
在為期兩天的課程中,教練們有機會參與珊瑚礁生態檢測的實際操作,並實地返回其所屬海域進行當地海洋生態監測,完成全臺40個樣點,共120條穿越線的珍貴紀錄(每個樣點各3條30公尺穿越線),為未來的臺灣海洋數據來源奠定基礎。
本年度調查全臺的40個樣點中,大多為岩礁環境的硬底質環境為主。石珊瑚覆蓋率在樣點和地區之間差異極大,整體以花蓮、蘭嶼和綠島地區的石珊瑚覆蓋度較高,覆蓋率約在40%以上。而小琉球地區的石珊瑚覆蓋度為最低(17%),且擁有所有樣點最高的藻類覆蓋率(11%)。本年度調查結果其他地區樣點珊瑚覆蓋率的狀況大多為「穩定」,而小琉球是相較之下擁有最多「衰退」與唯一「失能」樣點的地區。顯示小琉球可能受密集的遊憩、漁獵、沿岸開發等干擾,造成珊瑚礁生態衰敗的現況。
指標性魚類部分,在臺灣各區珊瑚礁最常見的指標性魚類為蝴蝶魚和鸚哥魚,但大多地區的鸚哥魚多為體長較小的個體,顯示其族群受漁獵壓力的現況。其他的肉食性魚類如石斑魚、笛鯛和石鱸等數量普遍偏少,僅在部分樣點才有零星紀錄。而石斑魚中的駝背鮨(Cromileptes altivelis)與鸚哥魚中的隆頭鸚哥魚(Bolbometopon muricatum),今年度未見於任何樣點。
無脊椎動物中,臺灣各區珊瑚礁最常見的指標性無脊椎動物為冠海膽,部分地區冠海膽密度較高的樣點中可能潛在有影響珊瑚拓殖的可能性。硨磲貝主要分布於南部和東部,數量偏少且大多為小型個體。其餘指標性無脊椎動物相較之下密度極低,許多經濟性的生物如龍蝦與白棘三列海膽,其數量可能受到環境限制與漁獵壓力。整體結果顯示,雖不同樣點間的差異存在,但整體上臺灣各地的珊瑚礁都有潛在受到人為干擾與漁獵壓力的影響,造成動物數量偏低的情形。
公民科學家(Citizen Scientist)是指那些並非專業科學家,但通過積極參與科學研究活動,協助收集數據、進行分析或觀察的普通民眾。雖然他們通常缺乏專業的科學背景,但他們所貢獻的基礎性資料對於擴展科學研究的範圍和提高大眾對科學的認知與參與感,具有重要價值。透過這些參與,公民科學家不僅能協助填補專業研究中的資料空缺,也能在科學研究中發揮關鍵作用,促使科學與社會的融合。
今年度,海洋保育署邀請業界聯盟與廣大民眾共同參與珊瑚白化回報計劃,該計劃希望藉由民眾的協助,蒐集來自各地的珊瑚白化回報數據,並對珊瑚生態狀況進行即時監測。
自計劃啟動以來,首批民眾回報的白化數據已於2024年5月6日,來自小琉球衫福海域的紀錄中首次出現。統計至113/10/31止,環台共收集到171筆回報數據,並顯示出平均水溫為28.59°C。數據顯示,最淺的珊瑚白化紀錄來自新北市馬崗潮間帶,而最深的白化紀錄則來自臺東縣綠島海域的多利礁,水深達18米。這些數據顯示,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逐漸加劇,臺灣的珊瑚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海洋保育署希望,通過這一計劃能夠進一步落實公民科學家的精神,並號召更多民眾參與珊瑚白化的數據回報。未來,隨著更多人加入這一行列,將為珊瑚生態保護提供更加精確、即時的數據支持,進而為海洋生物的保育與研究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2024年是全球珊瑚白化形勢相當嚴峻的一年,未來此類週期可能會縮短。身為一個海洋國家,我們應以更宏觀且全面的視角來看待海洋中正在發生的變化。這既是我們潛水員的責任,也是我們的使命。期待未來的「珊瑚特潛聯盟」能持續發揮影響力,攜手守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海洋母親。
我是布魯陳,平常喜歡帶著大相機下海找生物 如果你有海洋議題歡迎找我聊聊,約我吃飯更歡迎!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Δ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