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BlueTrend 藍色脈動團隊近年來持續在基隆市望海巷潮境海灣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以下簡稱潮境保護區)進行生態調查,其重要的目的就是透過不同的調查方式,來數據化潮境成立海洋保護區之後生態上的改變。研究方法大致可分成定量與定性調查方法,以下簡述兩者的差異讓大家可以有個初步的認識。
海洋研究中的定量調查是指使用數據和統計方法,量化海洋現象及其變量間關係,如魚類數量、生物量和水質指標等。定性調查則專注於探索海洋相關現象的深層意義和背景,透過訪談或觀察收集文字和影像資料,了解社區對海洋環境的看法及行為。兩者相輔相成,可提供全面的海洋研究洞察。
定量調查:
研究潮境保護區內的魚類、無脊椎類群體變化。透過定量調查,研究者可以進行實地採樣,計算各種魚類的數量和生物量,分析不同因素(如人類活動、水溫、鹽度、污染物等)對魚類群體結構的可能影響。
定性調查:
透過公民科學家精神的參與,鼓勵造訪潮境保護區的遊客、潛水員透過相機上傳所拍攝的生物物種,以極大化的蒐集海灣內所發現的生物,譬如2022年所記錄到的日本鳶魟更是臺灣第一次水下紀錄,彌足珍貴。。
本次我們執行的,就是海灣內的生物定量調查,分別針對魚類、無脊椎類、底質來進行數據搜集,並於年底完成統計分析,這樣我們就看了解保護區成立之後,每一年的消長變化。尤其今年海溫異常偏高、潮境實施人潮管制等,這些環境因子都有可能造成生態上的改變,這就會需要透過「數據」來進行客觀的揭露。
定量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固定的調查方法,除了調查樣點、調查時間、頻率要固定之外,團隊也從2015年開始持續監測潮境保護區、深澳保護區的幾處樣點,以完成長期數據的建立。
穿越線:團隊會於一處樣點分別設置3條30公尺穿越線,並維持深度來進行數據收集,底質樣框則是沿著穿越線每5公尺擺放拍攝底質環境。
魚類:研究同仁沿著穿越線移動,紀錄穿越線左右1公尺所出現的魚類物種、數量等,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因為在臺灣能夠在水下直接辨識物種的研究人員真的很難得。所以現在有些團隊會透過 GoPro 影像紀錄後,回到實驗室再進行辨識。
無脊椎類:研究同仁沿著穿越線移動,紀錄穿越線左右1公尺所出現的無脊椎類物種、數量等,包含大法螺、海膽、海參、龍蝦、扇蝦、部分蝦類等,這些物種都是環境指標物種,可以代表該地是否面臨人類採捕壓力與生物多樣性。
地質:研究同仁沿著穿越線移動,每5公尺於穿越線左右兩側擺放樣框並拍照紀錄,透過最後回到實驗室統計樣框上的分佈,我們可以知道該地海域藻類、沙地、珊瑚的分佈狀況。當一個地方食藻性魚類(如鸚哥魚)因為人類捕撈而減少時,藻類便會大量增加而減少珊瑚的覆蓋比例。
魚類、無脊椎類真的是要仰賴調查人員水下辨識功力,如果當下真得無法辨識,一律先拍照留下紀錄,上岸之後再請教專家(笑。
而我們常常遇到的 NG 狀況,並可以現場排除修正的部分,主要會是底質樣框的擺放,假設擺放錯誤造成後端數據整理困難或數據缺漏,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研究成果。
GARMIN Mk3i 系列潛水錶搭配 T2 發射器,甫推出後便成為潛水電腦錶的領先指標,獨家專利 SubWave 潛聲納技術,除了可以實現水下傳送訊息,更可以同時監測8位潛伴的殘壓與深度資訊,這樣的功能對於研究團隊而言,可以大幅的增加安全性,我們就以這次研究時的實際案例來說明應用情境。
這次研究時,我們團隊成員忘記樣點位置,並且與大部隊失散,於是她透過 GARMIN Mk3i 2024 更新的功能,立刻了解所有潛伴與自己的水平距離,以及所有潛伴的深度,有了這些實用的資訊之後,再搭配地形導航便可以輕易的找到潛伴。
譬如你了解峭壁在你的左手邊,現在深度為10米,左邊淺而右邊深,手錶顯示潛伴位於8米處,這時候你可以往左邊淺區移動,再搭配水平距離的判定,便可以知道要往前還是往後。這對於尋找潛伴可以提供非常實用的參考價值,總比之前漫無目的的大海撈針來的安全。
東北角往往僅有3~5米能見度,再加上水下研究時常落單,有時候團隊分散在穿越線的兩端,當有緊急著狀況或完成調查準備回到水面上時,以前你只能先找回所有潛伴後再進行手勢溝通。現在有了 GARMIN Mk3i 後,便可以透過水下訊息溝通的功能,快速完成溝通。可惜的是,現在 GARMIN Mk3i 僅支援罐頭訊息,且訊息的內容較少,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增加罐頭訊息的數量,甚至可以自定義訊息。
相信很多教練都有這樣的經驗,轉頭詢問學生殘壓剩下多少,他回覆還剩100 Bar,與教練自己相仿,所以教練很怡然的繼續活動。等到回到水面上時檢查大家的殘壓時,大家都剩下60 Bar,唯獨那位學生剩下20 Bar 的窘況。這就是很多新手常常表現出來的謊報殘壓。現在有了 GARMIN Mk3i 後,團隊中所有潛伴的殘壓一目瞭然,再也不會有謊報的情況了。
在執行研究或拍攝計畫的時候,有時候非常專注眼前的工作而忽略殘壓,如果團隊有配置一位安全戒護官,他便可以隨時監測大家的殘壓狀況,以提升整體安全性。
大家都很好奇,究竟 SubWave 潛聲納技術實際的傳輸距離,我們這次再研究的過程中,找了一片平坦開闊,且直線距離完全沒有遮擋的進行實際測試,潛伴殘壓、水平距離與深度偵測大約在27米處斷訊,最後一次訊息是在距離24米遠的位置收到潛伴所發出的訊息。
根據 GARMIN 官網的數據,監測功能為10米內,而訊息最遠可傳輸距離為30米。根據我們實際使用半年的實際情況回饋,監測與訊息的距離每次都不會相同,推測因該是因為SubWave 潛聲納技術是以T2 為中心360度球狀聲波輻射出去,如果潛伴之間有障礙物阻隔,便會影響其傳輸效率與距離。
這是每次海編潛水時,常常被潛友問到的問題,有人會覺得就算使用發射器,為了安全起見殘壓錶還是要配置,那不是脫褲子放屁嗎?
但就我自己一年多來的使用心得,發射器所帶來的方便性,只能用一句話形容:「用過就回不去了!」。因為我們潛水過程中時常要盯著水層中找生物,如果要常常低頭撈殘壓錶,就會覺得不便。當我們舉起相機,專注的錄影時,只需要把手稍微的轉動一下即可看到錶面的殘壓,等於我們毋需中斷錄影作業。
發射器有缺點嗎?當然每一個產品都會有其缺點,有人無法認受發射器所發射出的聲納聲(可以透過設定來調整聲納強度)。發射器所需的電池,在每次搭飛機前都一定要記得取下,我們也偶爾會發生忘記帶電池出國窘況。
一個劃時代的產品問世,除了要具備改變既有使用者習慣的本質,更重要的是,要徹底從使用者的需求來出發,總觀以上,GARMIN Mk3i 系列潛水錶搭配無疑滿足以上兩點定義
經過海編團隊實際的使用經驗,GARMIN Mk3i 非常適合給「團隊」來導入使用,譬如研究團隊、攝影團隊、或者是固定班底出團的國內外潛旅團隊,因為團隊中每個人都可以隨時監控彼此的潛水狀況,發揮互相提醒的功能,這樣潛水安全係數便在無形之中向上提升。
我們也期待 GARMIN 未來由既有的 SubWave 潛聲納技術為核心,逐漸擴展不同的應用情境,譬如客製化簡訊、與 GARMIN 更多產品之間的串連等,逐漸建構屬於 GARMIN 的潛水產品生態系,徹底翻轉潛水員的使用體驗!
我是布魯陳,平常喜歡帶著大相機下海找生物 如果你有海洋議題歡迎找我聊聊,約我吃飯更歡迎!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Δ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