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頭桃園許厝港濕地海洋公民科學家 2

桃園市海岸線長達46公里,海岸北起蘆竹區海湖里,南至新屋區蚵殼港,蘊藏豐富的生物與景觀資源,包含水鳥濕地樂園-許厝港國家濕地、珍貴藻礁生態-觀新藻礁、百年石滬群-新屋石滬等極具保存價值的自然及文化資產。

許厝港濕地(國家級)

許厝港位於老街溪、雙溪口溪出海口右側,於清朝曾繁華一時,近年來自海灘逐漸流失及陸域化面積增加,已自然演變為濕地型態,其環境條件適合候鳥覓食與棲息之場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態地位。

每年9月至翌年5月候鳥渡冬過境期間,總是湧進了不少賞鳥人潮,懷著期待與黑面琵鷺、唐白鷺、黑尾鷗、小燕鷗及各種鷸鴴科水鳥等候鳥相見歡。擁有潮間帶、防風林、魚塭、水田的許厝港濕地,是候鳥大規模南遷的中途休息站,現有鳥種已超過200種,約占全台560種的41%,可觀察到上千隻水鳥聚集的盛況,被國際鳥盟評等為重要野鳥棲地(IBA)。

內政部營建署於民國100年1月7日將許厝港濕地評定為國家級重要濕地,並於104年2月2日施行濕地保育法後,內政部於同年1月28日公告許厝港濕地面積為961公頃。

觀新藻礁

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泥沙輸入、淘選頻繁的海域,且因為臺灣位於季風氣候區,夏秋更易受颱風等極端天氣的影響,加上此區域多樣的棲地環境,海岸複雜的礁體結構為幼魚及其它海洋底棲無脊椎動物重要的庇護所,以致此區域的生物種類相當多樣。

但畢竟藻礁研究起步甚晚,直到1980年代才有學者發現此處的礁體不像珊瑚礁、反而易碎,才鑑定出是藻礁,也因此揭開了藻礁的神秘面紗。 於2014年,以桃園新屋區與觀音區海岸合併命名為「觀新」,並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劃設為「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開啟了台灣藻礁保育新的里程碑。

新屋石滬

新屋石滬是一個具有百年歷史的文化寶藏,先民們利用海邊常見的鵝卵石,在潮間帶堆砌形成弧形石堤,漲潮時魚群進入石滬,退潮後魚群則困於滬內,是先民流傳下來的捕魚智慧,但它正面臨著逐漸消失的命運。為了保存這項文化遺產,桃園市政府在108年將新屋蚵間石滬群中現況較佳的2、3、6號石滬,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登錄為文化景觀,並委託當地耆老和居民們參與石滬的修復與維護工作,108至111年蚵間9座石滬全數修復,更於111年擴大納入1、4、5號為文化景觀範圍,112年將再把蚵間7、8、9號石滬範圍納入,完備新屋蚵間石滬群保存範圍。

新屋石滬具有深厚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它不僅見證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承載著過去的回憶和故事,同時也是潮間帶豐富生態的絕佳觀察處,因為在石滬堆疊過程中產生的縫隙能讓海洋生物棲息、躲藏,石滬堤上石蚵、笠螺、蝦、蟹等相當常見,透過桃園市府與當地社區持續的修築和保護,我們可以持續讓後代子孫欣賞和體驗這珍貴的文化瑰寶。

新屋石滬的多孔隙環境造就出多樣性生態,是桃園海岸中結合歷史與生態的珍貴文化資產,我們需要您共同來認識並且守護這美麗的瑰寶

凡參與本公民科學家培訓課程者,於課程辦理日至112年12月31日期間上傳至本資料庫專頁之照片,皆視為同意無償授權桃園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處於任何時間、地點及場合進行使用。

成為桃園新屋石滬公民科學家

桃園石滬公民科學家培訓講座,全程免費參加!透過課程您將學習到何謂海岸公民科學家、基本攝影概論、石滬常見生物與辨識方式,活動詳情請見下方課程報名連結。因名額有限,報名截至後七個工作天內,由小編發信通知是否錄取本次培訓課程。

培訓課程講師

20220108 1080284 1 300x300 1

Wox 李承錄博士

邀請海洋博物誌作者李承錄博士,透過課程簡述桃園石滬的歷史與由來,讓大家對石滬有更全面的認識。課程亮點由李承錄博士分享石滬常見的特色生物,以及這些生物的特殊習性、辨識重點等充實內容。這是一堂喜歡海洋生物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的生動課程!

圖片 2

林晉賢 BlueTrend 藍色脈動 講師

林晉賢以他多年的水下攝影經驗,與大家分享如何使用Olympus TG-6完成石滬潮間帶拍攝的正確方式。課程首先以攝影三元素(光圈、快門、iso)來奠基大家對於攝影的基礎觀念,再來針對Olympus TG-6各項實用參數設定進行實作拍攝,學會拍攝岸邊的海洋生物是成為海岸公民科學家的第一步!

立即免費報名

日期 課程時間 報名狀態
7/2(日) 13:00~17:00 開放報名
7/16(日) 13:00~17:00 開放報名
7/30(日) 10:30~15:30 前場額滿或6/30開放報名
8/2(三) 14:00~18:00 前場額滿或6/30開放報名
8/15(二) 13:00~17:00 前場額滿或7/15開放報名

桃園周邊海岸已上傳生物照片

未辨識

KarenChou

未辨識

jonathanfu

未辨識

jonathanfu

未辨識

Linliping

未辨識

Linliping

未辨識

yoyo

未辨識

Yawen

未辨識

bluemagpie

已辨識
唐白鷺 Egretta eulophotes

lovedolphin1205

未辨識

cyclades324

未辨識

cyclades324

未辨識

cyclades324

未辨識

cyclades324

未辨識

cyclades324

已辨識
東方環頸鴴 Charadrius alexandrinus

lsdc12

未辨識

lsdc12

未辨識

T96961047

未辨識

T96961047

未辨識

T96961047

未辨識

lsdc12

許厝港濕地除了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外,還有海岸邊牡蠣礁的潮間帶生態,在如此多樣性的生態環境下,我們需要大家共同參與守護美麗的海岸環境。邀請您一同成為「海岸公民科學家」

你想學習如何辨識濕地生物與拍照技巧嗎?

我們規劃海岸公民科學家培訓講座,全程免費參加!透過課程您將學習到何謂海岸公民科學家、基本攝影概論、濕地常見生物與辨識方式,一場名額只有15名,手刀報名!活動細節詳見下方課程報名連結。因名額有限,報名截止後七個工作天內,由小編發信通知是否錄取本次培訓課程。感謝各界踴躍報名,5/20場次已額滿,6/4場次已額滿

培訓課程講師

圖片 1

徐景彥 桃園市野鳥學會講師

邀請桃園市野鳥學會保育研究組組長徐景彥講師,開宗明義先跟我們分享何謂海岸公民科學家,透過課程簡述桃園海岸的地形與特色,讓大家對桃園海岸有更全面的認識。課程亮點會由許景彥講師分享精彩的許厝港濕地特色生物,以及這些生物的特殊習性、辨識重點以及長焦相機拍攝等充實內容。這是一堂喜歡鳥類、海洋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的生動課程!

圖片 2

林晉賢 BlueTrend 藍色脈動 講師

林晉賢以他多年的水下攝影經驗,與大家分享如何使用Olympus TG-6完成潮間帶拍攝的正確方式。課程首先以攝影三元素(光圈、快門、iso)來奠基大家對於攝影的基礎觀念,再來針對Olympus TG-6各項實用參數設定進行實作拍攝,學會拍攝海岸生物是成為海岸公民科學家的第一步!

立即免費報名-已額滿

  日期   5/20(日) 6/4(日)
  課程內容   桃園海岸公民科學家生物資料庫培訓課程 桃園海岸公民科學家生物資料庫培訓課程
費用 免費 免費
  集合時間   13:30 13:00
  結束時間   18:00 17:30
  立即報名   已額滿 已額滿

客服聯繫:

聯繫協辦單位:[email protected],或洽BlueTrend藍色脈動粉絲團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