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與 BlueTrend 藍色脈動共同主辦 「2023 Image Bay 潮境海灣水下攝影比賽」,11 月 4 日於海洋科技博物館-國際會議廳舉辦「揭秘潮境神秘面紗海洋保育論壇暨 2023 Image Bay 頒獎典禮」。
開場致詞時,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陳素芬館長希望大家透過攝影比賽看見潮境之美,進而守護潮境。BlueTrend 藍色脈動創辦人趙健舜(Spark)則表示,透過水下攝影比賽上傳照片、數據,有助了解潮境生態變化,幫助海洋區保育及研究發展。「就像今年獲得最佳生物珍稀獎得主生物獎優選得主林晉賢作品『偷剪珊瑚的兇手』,拍下潮境未曾被研究紀錄過的深海蜘蛛蟹正在搬珊瑚放在背上偽裝的生態照片,就非常具有研究價值。」
本次頒獎典禮打破傳統,首次結合海洋保育論壇辦理,首先登場的是由海洋博士李承錄講述「數據佐證潮境保護區成立生態變化」,李博士表示以 2022 至 2023 年為期間,有嚴格執法的潮境比鄰近的深澳保育區多 4.4-27.7 倍生物量;潮境與從前相比,生物量也變為過去的 18-20 倍。綜合以上,證實只要確實執行禁漁和分區管理,短時間也能看見漁類增長的效果!
「潮境海灣水下 3D 地圖」首次曝光與水下攝影機成果展示,由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陳麗淑主任分享透過聲納、空拍機建構的潮境水下地圖,在大眾面前揭密隱匿其中、 少為人知的 65 艘沉船,也進而發現原來潮境是擁有全世界最密集的沉船區域;陳主任也透過潮境水下攝影機,帶大家看肚皮朝天游動的管口魚、海龜背磨海扇等可愛生物影像,邀請大眾可以加入生態保育行列,讓這些可愛的生物在潮境可以好好生活,陳主任還笑說「大家在水下只要不破壞攝影機,也算為保育出一份力喔!」
「潮境科技管理新科技與保護區未來挑戰」由基隆市產發處海洋及農漁發展科蔡馥嚀科長分享,她回顧當年為了漁業資源永續,說動漁民推動「潮境 1.0 管制辦法」,在保育區範圍內,禁網、禁釣、禁採捕,使現今潮境生態變好,帶動人潮、觀光效益湧現。
但如同某位漁民二代曾當面問她:「科長,這是你想要的潮境模樣嗎?」潮境還沒等到繁衍魚群具有滿溢效應,現在人已經先多到滿出來,過多人潮、休憩活動已經干擾到潮境保育成果,所以為了讓潮境永續,必須推動「潮境最新 2.0 管制辦法」,進行人流總量管制,請大家諒解,蔡馥嚀科長在分享尾聲說:「如果大家也支持潮境最新 2.0 管制辦法,可以給我個掌聲嗎?」現場的大家隨即報以熱烈掌聲表示支持。
論壇最後,由 BlueTrend 藍色脈動創辦人 Spark 擔任主持人,邀請以上三位講者擔任與談人,共同討論潮境保育議題,其中大家特別關心海水溫度上升對生態的影響。陳麗淑主任表示,潮境的水溫測試儀器是跟浮球綁在一起,會局限於某一深度。 Spark 回饋,現今海水溫度是全世界都很關心的議題,以後只要潛水員戴上 ATMOS 電腦錶潛水,潛水全程的溫度記錄都會上傳雲端,幫助學者、研究人員判讀臺灣海域水溫是否上升,以及對生態的影響。
Q&A 的過程中,民眾最關心的是潮境夜潛是否有開放的推動時程,蔡馥嚀科長表示考量管理、安全、法規等因素,目前潮境夜潛是採專案方式,僅限於研究和調查,但為了記錄潮境更多夜間生態,也正研議基於學術研究和記錄需求,開放公民科學家進行夜間記錄和攝影。
P.S. 沒到場的民眾們別擔心,論壇全程完整影片就在這:
壓軸登場的頒獎典禮,在活動開始前,評審京太郎表示因為今年作品競爭激烈,共徵得微距組 394 張、廣角組 254 張,共 648 張照片所以評審間的討論也格外熱烈,並小小透露,也許明年賽制會有所調整,敬請期待,屆時也希望大家多多投稿參加比賽。
頒獎典禮在興奮且緊張的氣氛中接續進行,首先頒發人氣獎,廣角組由羅凱修〈生命之樹〉、微距組由金映玥〈小毛球〉抱回大獎。
為看見潮境生物多樣性及協助海洋教育推動,今年增設增設特殊生物行為、珍稀生物紀錄、最佳生物群游、最佳環境擬態四大獎,統稱特殊類獎項。
其中得獎人簡晨宇因為人在國外無法親臨,所以朋友們也特別頂著一張他的大頭照幫忙領獎,意外地在頒獎活動中,增添不少歡樂氣氛。
李承錄博士也補充說道簡晨宇在〈千載難逢〉中所拍攝到的「眼斑鰩鱝(Aetobatus ocellatus)」,屬於魟魚,在北部很少見,目前生態習性仍有許多未知,期待大家繼續觀察記錄。
其中,生物獎優選得主林晉賢作品〈偷剪珊瑚的兇手〉拍下潮境未曾被研究紀錄過的深海蜘蛛蟹,正在搬珊瑚放在背上偽裝的生態照片,也讓大家發現其實潮境珊瑚破洞或是變化,不只是颱風、潛水員等等因素,也有可能也是出自其他生物的手筆,這對相關海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於〈珊瑚星球〉李衍毅說:「潮境有一區域有一大片的硬珊瑚,很多自潛人員會在那下潛,但那片硬珊瑚太大,連廣角鏡頭都塞不下,我一直有用 8mm 全周魚眼拍攝的想法,但一直沒試,直到那天潛水回程,看到那片硬珊瑚,恰巧鏡頭也在身邊,就拍下這張照片。」
主持人追問:「會很難拍嗎?」衍毅笑笑地說很簡單,只要有 8mm 全周魚眼鏡頭就能拍到,被現場民眾笑回才不簡單,真正難是難在有想法。
主持人也分享,別以為護卵都是媽媽,事實上鰕虎魚是由爸爸負責護卵,算是魚界好男人的代表,也問冠軍王亭尹:「關於作品取名窺探,是指海鞭蝦在窺探嗎?」微距組第一名得獎者王亭尹笑回:「不是海鞭蝦在窺探,是我在窺探牠。其實在潮境潛水的很多人都知道,在潮境有一根捲捲的海鞭,上面住著三隻海鞭蝦,我那天是因為要學術研究而夜潛拍攝,本想拍三隻的畫面,不巧其中有兩隻不在家,只剩下牠,但牠的位置剛剛好,加上夜晚時,牠身上會有星星點點的斑紋很漂亮,所以我就拍下這張記錄。」
經由得獎者精彩美拍,讓所有人再度驚嘆潮境生物之美、之多樣外,ATMOS、V.DIVE、BlueTrend 藍色脈動贊助、加碼的多項抽獎好禮更是在活動尾聲掀起一波波高潮,不少人都沉浸在抽到禮物的喜悅中,活動也在歡欣鼓舞的氣氛中相約「2024 Image Bay 潮境海灣水下攝影比賽」再見,更期待在「潮境最新 2.0 管制辦法」下,潮境生態能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如果你想看見更多精彩作品、攝影技巧,甚至想透過水下攝影成為公民科學家,一起推動海洋保育工作,歡迎訂閱 BlueTrend 藍色脈動精選文章及影片,或加入官方 LINE @ 取得最新消息喔!
指導單位:中華民國教育部,主辦單位: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協辦單位: BlueTrend 藍色脈動,贊助廠商:ATMOS、V.DIVE
責任編輯:Jenny Tsai
衍生閱讀:
我是布魯陳,平常喜歡帶著大相機下海找生物
如果你有海洋議題歡迎找我聊聊,約我吃飯更歡迎!